時空這個東西很有意思,說不定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場所,你就會和誰、誰就會和誰隔空相望。
2023/1月上海,歡喜
自畫像與畫家自己向往是什么樣子的有關,并深刻體現著藝術與身份之間隱含的聯系。他們在自畫像中所呈現的是:我是誰?我在做什么?我要表達的是什么。畫中有他們自己,或許更多的是他們想象中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50幅自畫像中有7幅是女性藝術家創作的。要知道那個年代女子繪畫是一件稀有的事情,或者很奢侈。
對于眾多女性藝術家來說,無論所謂的才華或天賦如何,在藝術道路上始終無法以公平的立場和男性被放在同樣的立足點去發展和審視。那么,在女性藝術家最隱匿的內心深處,她們所希望呈現出的是何種身份?她們所面對的“情境”又是什么模樣的?在一個以男性藝術家占主導的世界里,這個世界是如何觀看女性藝術家的?她們又是如何審視自身的?這些關于身份的問題都對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富于創意的表現手法產生影響。
43、Marietta Robusti (瑪麗埃塔·羅布斯蒂 ,1554年-1590年)
瑪麗埃塔·羅布斯蒂 ,也被稱為丁托列塔(Tintoretta),是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Venetian painter)著名的畫家丁托列托(Tintoretto)42歲得女的第一個寶貝女兒,30幾歲因病離世。是意大利那個時代極為少見的女性畫家之一,代表作就是這幅《拿著牧歌歌譜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with madrigal)。
頭頂與提香、維羅內塞并稱威尼斯畫派三杰之一丁托列托女兒的光環,父親的烙印始終伴隨著瑪麗埃塔·羅布斯蒂(Marietta Robusti),相較于她的名字,她更常被稱為丁托列塔。
這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枷鎖,盡管有書面證據表明她在16世紀中葉有著不俗的藝術表現,卻礙于當時的習俗規定使她的作品更多的是通過父親而進入藝術界,比如在父親工作室做學徒。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可以學習藝術,但她們的作品只能保留在家庭領域的隱私中。
44、Elisabeth Louise Vigée Le Brun (路易絲·伊麗莎白·維瑞·勒布倫,1755-1842)
路易十六時代法國最杰出的女畫家,王后瑪麗·安托瓦妮特王后的御用畫師和閨蜜,凡爾賽宮首席畫師。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塑學院院士,法國最杰出的女畫家。
她生活在洛可可藝術統治的年代,但她厭惡那種浮夸的矯揉的庸俗畫風,傾向新古典主義風格。她善于抓住最足以反映人物個性最能使人感動的一瞬間,給以完美而充分的刻劃,一生共創作了八百多幅作品,其中大多是肖像畫。
事實上,畫家在繪制這幅自畫像時是35歲,在年齡上已然是一位成熟女性。正值法國大革命,這位深受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后喜愛的畫家因擔憂安全逃離家鄉,而王后于幾年后也難逃砍頭的命運。然而,維熱-勒布倫仍選擇向王后致敬,畫中的她正在描繪王后的美麗容顏。
VIGéE-LEBRUN, élisabeth
Marie Antoinette
after 1783
Oil on canvas, 93 x 73 cm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45、Louisa Grace Bartolini( 路易莎·格蕾絲·巴托里尼, 1818年 - 1865年)
這是位出生在布里斯托爾的一個古老意大利血統的愛爾蘭貴族家庭,令人一眼驚艷的高貴、優雅、端莊、美麗的愛爾蘭女人,英國作家和藝術家,是那個時代的頂尖知識分子。被稱為Virgin of Ossian (奧西安圣母)。
她為眾多期刊撰稿人,包括《焦文托》和《佛羅倫薩河》。在報紙和雜志上合作發表美術文章,為年輕女孩創作小說和翻譯。她還將美國和英國當代詩人的作品翻譯成意大利語。她的藝術作品繁多,包括木炭畫、水彩畫和油畫,以及手稿,是少有的美麗與才華集一身的女畫家。
在她的自畫像中,通過畫面右側邊緣的一幅傾斜一角的男性肖像作品,提示了自身的畫家身份。同時藝術家手中拿著一本書,這在說明她的作家身份。
Louisa Grace Bartolini
Contemplation
oil on board,57 x 40cm
46、Thérèse Schwartze van Duyl(特蕾絲?施瓦茨?范杜伊爾,1851-1918)
在她那個時代的一位年輕有為、卓有成就的荷蘭肖像畫女畫家。
她是畫家約翰·格奧爾格·施瓦茨的女兒,在費城長大,在杜塞爾多夫接受過培訓。
致力于以新印象派為靈感,重塑室內場景、靜物畫和肖像畫等傳統荷蘭繪畫的輝煌。
她曾前往慕尼黑,師從加布里埃爾·馬克斯和弗朗茨·馮·倫巴赫。1879年,她前往巴黎繼續在讓-雅克·亨納的指導下學習,在那里她參觀了許多沙龍以及世界展覽。當她回到阿姆斯特丹時,她成為了Arti et Amicitiae的成員。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Thérèse Schwartze變得越來越成功。在法國的沙龍里,她的作品懸掛在視線高度,1889年,她取得了最大的勝利:自畫像獲得金牌。
在很短的時間內,她成功地建立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客戶群,其中大多數是貴族家庭成員、貴族家庭、著名的行政人員和銀行家、教授、董事和國家女性。據估計,她的作品將涵蓋1000多幅作品,主要是粉彩粉筆和油畫肖像,她的肖像畫大多是阿姆斯特丹的精英,以出色的人物畫、處理的廣度和活力以及豐富的顏料質量而聞名。
她是為數不多的受邀為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的畫家大廳貢獻肖像畫的女畫家之一。她的一些最好的作品,特別是Piet J Joubert的肖像和阿姆斯特丹孤兒院的三名囚犯,都在國家博物館,還有一張名為《五個阿姆斯特丹孤兒》的照片在鹿特丹的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
Thérèse Schwartze
girl with a medallion
1903.
oil on canvas,100 x 61 cm.
47、Cecilia Beaux(塞西莉亞·博克斯,1855-1942年)
全名Eliza Cecilia Beaux(伊麗莎·塞西莉亞·博克斯),被認為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最優秀的肖像畫家之一。在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任教,是第一位在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教授藝術的女性。1894 年,她當選為美國國家設計學院院士(1902 年晉升為正式院士),1933 年,她被選為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院士。
她以優雅而細膩的親朋好友肖像和鍍金時代贊助人肖像而聞名,畫了許多著名人物,包括第一夫人伊迪絲·羅斯福 (Edith Roosevelt)、海軍上將戴維·比蒂爵士和喬治·克列孟梭 (Georges Clemenceau)。兼具印象派風格,代表作為《白衣女孩:厄涅絲塔》與《人與貓》。
1886年曾參加法國藝術家沙龍,并獲得了金獎,十年之后又有多幅作品入選。憑借在沙龍上的表現,同年她被選為法國國家美術協會會員。
多蘿西婭和弗朗西斯卡,塞西莉亞·博克斯的布面油畫,1898 年;現藏于芝加哥藝術學院:
Cecilia Beaux
Dorothea and Francesca
1898
Oil on canvas,203.5 × 116.8 cm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Cecilia Beaux
Mrs. Albert J. Beveridge (Catherine Eddy; Lady Primrose)
1916.
oil on canvas,57 ? x 38 ? in. (146 x 97.8 cm.)
47、Yayoi Kusama(草間彌生,1939年—)
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精神病患者等諸多標簽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間彌生復雜而多變的一生。
通過日本漫畫般的、充滿色彩與魔力的凝視,草間彌生將自己展現為超越俗世教條,永不屈服的形象。
使用最具特色的圓點構建自己的臉龐和上半身,搭配畫作背景里的網格狀圖形,這種圖形就像她所說的那樣:“我從小時候就開始……喜歡用錘子打碎玻璃、鏡子和盤子”。
支離破碎的內心世界在畫框里重新組合,通過一種非常特殊的、自由的表達,找回自己內在秩序。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草間彌生是紐約先鋒藝術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創作被歸類為眾多的藝術派別,包含女權主義、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原生藝術、新寫實主義的普普藝術(即popular art)和抽象表現主義等。但在草間對自己的描述中,她僅是一位“精神病藝術家”(obsessive artist)。
YAYOI KUSAMA
Pumpkin
1989
acrylic on canvas,46 x 38 cm. (18 1/8 x 15 in.)
49、Ketty La Rocca(凱蒂·拉·羅卡,1938-1976)
上世 60—70年代活躍于佛羅倫薩實驗藝術前沿的意大利新先鋒派藝術家,以人體藝術和視覺詩歌而聞名。她強調身體的意象,是身體藝術和視覺詩歌運動的領軍人物。
1960 年代初以詩人身份出道,并最終將自己的詩意與視覺感相結合。其藝術包括視覺詩歌、視覺藝術和表演。她不斷探索日常世界的語言、圖像和場景,對語言的深入探索,體現在其影像、表演、攝影以及文字-圖像拼貼作品中。
Ketty La Rocca的自畫像為這幅使用人類手部做出簡單手勢的圖片的《顱相學》,這發展出了一種肢體語言,提出了肢體語言的概念,將她的身體轉化為語言。
La Rocca 用字母表中的字母、手勢、她自己頭部的 X 光片以及自動書寫練習等不同的材料構建了她獨特的美學語言。
30余歲時,羅卡查出了腦癌。在這件作品中,她將自己正在被癌細胞侵蝕的顱骨X光片放在正中,將自己的手的圖像疊加其上,并在顱骨輪廓線上不斷書寫“you”這一單詞。
Ketty La Rocca 在生命最后幾年創作了她最強大、最衷心的兩個主要系列:riduzioni(還原)和craniologie(顱相學)。這幅畫屬于后一個系列craniologie,她使用了you 這個詞,寫在她的頭骨X光片的復制品上,其中手或手指的圖像疊加在顱腔上。
拉羅卡于1976年因腦癌去世,享年37歲。這是她短暫生命最后時期的真切處境,也是她對生命、對自我的全部關切。
女性曾經被過多地剝奪了一切,女性的雙手在默默無聲中編織著這個社會,卻被社會視若無睹,畫家用you一遍一遍地提醒著這些被遺忘的女性,既是提醒女性自身,也是在用刻刀刺痛著社會。
待續
2023/06/22于杭州
原創作品,版權(文字、圖片)所有!嚴禁私自轉載!相關數據、個別圖片來源官網、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