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閑話 ?五十 吃飯

? ? 我這人雖然好吃,還是個家用御廚,但一個人在家時,其實很簡單,真沒多少講究。看,今天中午就這樣了:海鹽咖啡一杯,饅頭一個,老香腸半根。哦,冰箱里還有半個西瓜,切幾塊,權當水果兼蔬菜了。興師動眾的,就為一人一嘴一餐飯,沒什么必要,也難得麻煩。有這個時間,看幾頁書或干點別的,都比為自己做飯強。幾張塊票就能解決一件人生大事,劃得來啊!

? ? 我有個壞毛病,出去吃個飯,點的菜大多是自己不會做或者做不好的,或者是家里根本做不了的菜。我認為本就該如此啊,好不容易花錢去外頭吃一頓,盡點些平平常常的家常菜,也太冤了些,總得搞點新鮮玩意嘗嘗,才對住那張嘴那個胃不是。要不然出去吃干什么,呆家里自己弄弄得了,何苦跟人民幣過不去。當然這也只限于我自己掏錢的情況,人家請客,就只由得他了,我就帶張嘴去吃,啥都行!外出旅個游,也得先查查目的地有哪些風味小吃、知名菜品,哪幾條街道吃食多,哪幾個店子味道最正宗,生怕去了以后嘴巴和胃吃了虧。

? ? 說起來好笑,我也算是個苦出身,小時候家里條件并不好,偏生不知怎么的養成了一張好吃的刁嘴巴,因而有朋友說我就是個窮講究的。追根溯源,還是跟我父親脫不開關系。他老先生在老家是三有名:一有名是戲唱得好,蔭田鎮上幾十年的臺柱子;二有名是人做得好,十里八鄉,他走到哪都不會缺了吃的喝的;三有名就是菜做得好了,要說附近有誰比我父親的菜做得好的,我還真沒見到過。父親是個很實在的人,老是想盡辦法給家人做些好吃的,每年辛辛苦苦掙的那點錢,基本上都填到了肚子里,至于穿著,他倒不講究,先吃飽吃好再說。我也不知道父親那做飯做菜的手藝哪里學來的,什么菜到了他手里變個花樣,保證讓你終身難忘,絕無遺憾。奇怪的是,他還會做些北方的面食,味道真正好,現在還記得。因此小時候新衣服是沒穿過幾件,吃的倒真沒有虧過,有限的條件下,比一般家庭好很多。現在想來,也不過是那些東西,做法說起來也平常,怎么就那么好吃呢,真搞不明白!

? ? 可能是遺傳的緣故吧,兄弟姊妹六個,倒有五個會做飯菜,除了大哥。小妹的風格最像父親,我呢,就是個四不像,自己都搞不清像什么,看著喜歡的學著做一些,雜七雜八的,南北兼有,中西合璧,不知所云。主要是因為女兒的緣故,新新人類嘛,要求不一樣,傳統風格的飲食不是太感冒,沒辦法,我只好與時俱進了。

? ? 我好吃,怪我父親;女兒嘴刁,自然怪我這個老爸了。在她小時候,沒事就帶著小亞和她這個店子進那個店子出的戰天斗地、胡吃海喝,一來二去的,眼殼子就高了:店鋪裝修要入得了她的法眼,菜首先要好看漂亮,再要聞著香,三要味道好,缺一不可。價格她倒是不問,反正老爸我買單。到頭來這幾年把我給坑慘了,網上不曉得查了多少菜譜,電視不曉得看了多少直播,腦細胞不曉得死了多少,鍋鏟子都用壞了幾把。還好,總算是每天讓她吃得眉花眼笑,哄得開開心心,長得漂漂亮亮、白白凈凈的拿得出手,沒白費了心機。現在她去北京畫畫了,我暫時的解放了,也不知道集體食堂的飯菜好不好、吃不吃得慣,打電話問,她就說還好、不錯,不知說的是真是假,管不了了。習慣習慣也好,改改刁嘴的毛病,我也不可能給她做一輩子的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