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已經(jīng)接觸到了,但實際生活中用的并不多。直到來了這邊,在有些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xiàn),用這個做作業(yè)顯得特別簡單,尤其是列大綱的時候或者列大概的文章內(nèi)容時候。
圖片感強
對視覺沖擊比較大,可以很快的了解一篇文章和一本書的內(nèi)容,或者你可以很快的和朋友們說清楚你的想法。而且思維導圖除了文字還可以添加圖片,文圖結合比較好。
內(nèi)容量大且有條理
這個就是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了,因為框架式的結構好處就是一目了然,像一所大房子,里面有臥室、廚房、客廳等你可以清楚的知道,知道框架后,你能很快的將內(nèi)容吸收。各種內(nèi)容就像碼在架子上的東西。清清楚楚你就可以看清楚。
便于記憶和復習
因為是有圖有文字,所以無論你是什么類型的記憶者,你都可以很容易記住思維導圖那些內(nèi)容。右腦學習者可以根據(jù)圖片再記文字,左腦學習者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那些框架去有意識的推理記憶。同時上課前,老師可以把課上的內(nèi)容做成思維導圖,上完課后,貼在班級中,學生就可以隨時復習了,有快速又省事。
其實還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在美國教室使用思維導圖比較多,我們學校也不例外,下面是他們常用的8種mind maps:
圓圈圖(Circle Map)
泡泡圖(Bubble Map)
雙泡圖(Double-Bubble Map)
樹型圖(Tree Map)
橋型圖(Bridge Map)
流程圖(Flow Map)
括號圖(Brace Map)
復流程圖(Multi-Flow Map)
部分圖片來自參考資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12/20/9681632_541664795.shtml
下面圖片是我們自己教室的原創(chuàng),轉載請告知。
每一種思維導圖都對應不同的功能:
圓圈圖(Circle Map)——這個主要用于歸類,總結。
泡泡圖(Bubble Map)——主要用于解釋或者定義某名詞等。
雙泡圖(Double-Bubble Map)——這個是很典型的對比兩種事物的思維導圖。
樹型圖(Tree Map)——分類的好工具,不多說了。
橋型圖(Bridge Map)——突出重點和展示流程。
流程圖(Flow Map)——可以根據(jù)時間、過程等進行展示。
括號圖(Brace Map)——這個是很詳細的解釋某個事件等,可以詳細的解釋許多內(nèi)容,很多細節(jié)。
復流程圖(Multi-Flow Map)——也叫因為所以圖,對比、因果關系。
你會發(fā)現(xiàn)低幼年級的泡泡圖,用的比較多。等到了高年級,可能其他的思維導圖比較多。
所有圖片均是原創(chuàng),轉載請告知,謝謝。
如有不妥,請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