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稻盛和夫剛創辦京瓷的時候,那時還只是一個不滿百人的小工廠,但他每天反復對員工說“豪言壯語” ----一定要把公司辦成世界第一的公司!在當時這真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但是稻盛和夫卻把它當作非實現不可的愿望。
當他不斷地向員工訴說他的志向,盡管既沒有具體戰略,也沒有確鑿的計劃,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不自量力的夢想,但是他還是不遺余力向員工灌輸這一夢想,久而久之,這個夢想終于開花結果。
當你有夢想,你就要使勁的想,你睡覺也要想,醒來也要想,你要24小時不間斷的想,從頭頂要腳底,全身充滿了這種愿望,如果你身上某處切開,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你的“夢想”。如果說稻盛和夫有什么成功的秘籍,其中之一就是:擁抱夢想。讓夢想變成你,你變成夢想。
他說宇宙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這個神奇而偉大的力量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成功和繁榮;宇宙的法則就是“心想事成”。你心中想的是好事,是善念,你的人生就將是美好的;你總動壞腦筋,充滿惡念,你的人生就不會順暢。
稻盛和夫在陶瓷方面最初是個外行,大學的專業是石油化學,因為就職無門,才到了一家陶瓷企業,但是一個沒有經驗的研究員,赤手空拳,居然做出了與世界一流 的GE公司相匹敵的科研成果,這真是令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的奇跡。這個奇跡是借助了宇宙的力量才發生的。
所以無論年紀多大,我們都要不斷地訴說夢想,描繪未來光明的前景,無夢之人是不會有創造和成功,更無成長可言,擁抱夢想是人生起飛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跳板。
有了夢想,接下來就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奇跡。當京瓷還是一家無名的小公司,稻盛和夫就講著蹩腳的英文,大膽的去美國闖蕩。在剛去的第一個月,不管他多么賣力到目標公司去游說,一單生意也沒成功,還不斷地吃閉門羹。但是還是每天堅持跑到腿發軟,身出汗,毫不退縮,終于接到了IBM的一個大訂單。
一個小公司怎么能接到一個大公司訂單呢?那是因為其他的大公司不敢接,但是對于一個剛起步的小公司,它沒有選擇,只有一條路,就是斬釘截鐵地告訴客戶:“行!我們能做。”?
IBM對零件要求之苛刻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當時一般的產品規格要求用一張紙就可以畫出來,但是IBM卻要求整整一本,幾次試做后都不成功,當時他們要求的尺寸精度,京瓷公司連測量精度的儀器都沒有,公司項目的技術人員一個個全都束手無策,但是稻盛和夫總是信心百倍告訴大家,這事我們一定能成功,如果我們把這事做成了,我們公司就會有美好的未來,我們一定要積極迎接挑戰。結果每一次“不可能”的事情,拼死努力,最后連神靈都出手相助,讓事情圓滿完成,就是這接二連三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京瓷公司才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公司變成世界500強的大公司。
看似高不可攀的“不可能” ,只是現在的自己不可能,對將來的自己而言那是 “可能”的。應該用這種“將來進行時” 來思考,只要決不退縮,傾注熱情,拼命鉆研,我們身上巨大的潛力就迸發出來了。
再說一個感人的故事。在京瓷創業不久,試做某個產品,放在實驗爐中燒制時,產品不是這邊翹就是那邊曲,樣子十分難看。經過反復觀察,問題出在壓機加壓時壓力的差異,是產品上面和下面粉末密度不同造成的,問題找到了,但是解決不了問題。
多次改進,多次試驗,仍不如愿,稻盛和夫就想親眼目睹燒制過程,看著看著,稻盛和夫就突然有了一個沖動,不由自主就想把手從窺視孔中伸進去,從上面壓住產品,爐內是攝氏一千幾百度的高溫,手當然伸不進去,但是剎那間就找到了問題解決的靈感,只要在產品上面用耐高溫的重物壓住,就能燒制出完全平整的合格品。
這件事給稻盛和夫的感悟就是,必須親臨現場,用真誠的目光仔細地觀察現場,用眼睛去凝視,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貼近。信念的執著和觀察的敏銳,促使無生命的現場和產品竟然也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