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論是寫作還是觀影,我都認為第一感覺比較重要,每當我看過一部文學或影視作品,腦海中總會產生一些想法,或者說內心有所感觸,覺得有寫一些東西的必要。但不幸的是,靈感總是稍縱即逝。即便腦海中有些新穎的想法,內心頗有一番感觸,卻由于暫且的擱置片刻的忽略而煙消云散。? ? ? ? ? ? ? ? ? ? ? ? ? 寫作需要靈感,靈感便是你接觸事物產生的第一感覺。像我平時寫東西,大多數靈感都迸發于思想的碰撞,有文學作品的一致見解,也有影視作品的感同身受。這些往往都激蕩著靈感的源泉。然而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時間段也會產生一千種不同的感受。
? ? ? ? ? 第一次看《前任3.再見前任》時,我內心的感觸頗多,既有對孟云林佳愛情的惋惜,也有那種仿佛對愛情抽絲剝繭的窺得感。然而在細細品咂過后,我想寫一篇觀影感卻難如登天,因為最初的觀影感受不再。于是乎,為了寫《前任3慨嘆》,我不厭其煩地去重溫電影經典,只是為了找尋那最初的--第一感覺。法國文家巴爾扎克一生大概喝了5萬杯咖啡,只是為了保證寫作時的清醒 , 不給靈感溜走的機會。他對寫作時產生的第一感覺的重視,成為了他筆耕不輟的重要保障。這或許是最讓我自慚形穢的事了,行動力不夠的我總是容易喪失第一感覺。
? ? 然而就純粹的閱讀而言,第一感覺倒顯得不那么至關重要了。
“一本書可以貫穿人的一生。”譬如《三國演義》影響我至今,而且我相信它會繼續影響我的余生。
初讀《三國》時,我被諸葛亮“多智近乎妖”的智慧所折服。
粗覽《三國》三遍有余時劉皇叔的仁德,曹操的曠世奸才令我嘆服。
細品《三國》近十遍之際,我又不得不感慨于漢室的衰落,改朝換代的歷史必然。“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不是說讀書的第一感覺無足輕重,而是這最初的感受給予我們最好的就是當我們將來回首,能夠發現我們是怎樣通過時間的沉淀從最初的模樣行至當下。
? ? 所謂第一感覺,大概就是寫作時那靈光一閃的片刻,觀影時那觸碰心靈的瞬間,還有,最本真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