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卓越的策略——打造多維度競爭力
本期復習聚焦投資,如何在投資領域,走向卓越?
同樣是打造多維度競爭力!
笑來老師,因為懂一點英語,懂一點互聯網,懂一點編程,懂一點數學,懂一點金融,懂一點心理學,有很專業的研究方法論。你說有這么多緯度的競爭力的人,到底能找到幾個?很少很少。因此,能夠在別人還沒有看比特幣的希望時,抓住了機會,對我來說,也很有啟發。
在投資領域,我們一定要有多維度競爭力。投資一定要有紀念和方法論,有選擇,有原則。這同樣涉及到數學,心理學,經濟學,也包含英語,甚至還可以包含金融和編程(很多人定投是自己寫腳本的,自動完成)。
投資的多維度競爭,不單單體現在學識上,還體現在行動和選擇上。比如投資標的,可以是外匯,期貨,重金屬,房地產,商業項目還可以是股票,基金,甚至是區塊鏈。這里的核心是,至少,我要把2個以上,做到TOP10.,才具有核心競爭力。目前,股票和區塊鏈,是我正在努力做到的核心。
在投資領域,走向卓越的方法,打造多維度競爭力。
往期留言回顧
兩個策略,讓自己從成功走向卓越
1.關于比較
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中說: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所謂的成功,不過就是比較的產物——與人相比,高人一籌,就是成功。
可以比較是相對的,相對的就永遠沒有盡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很多時候,比較是一個坑,大坑,甚至是一個陷阱。
有人看透了這一點,選擇的是逃避,這其實是心智不夠強大的表現。我們要做的是,看透比較的本質就是個坑的同時,不逃避,而要運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析哪些快樂和幸福是必須建立在比較之上的,哪些幸福和快樂是無須比較同樣可以獲得的。然后把時間花費在尋找和制造那些無須比較就可以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事情上。比如一位大夫的快樂可以是剛剛從死神那里搶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比如一位母親感到快樂僅僅是因為她正坐在孩子的床邊,孩子睡夢中的臉龐是那么安靜、那么惹人愛憐…
當然,生活無法徹底回避比較,但是這些無需比較就可以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事情也同樣多,只是常常被人忽略。
另外,比成功更加重要的是成長。如果“成功”是與他人比較的話,那么“成長”則是與自己比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之間的比較。后一種比較明顯比前一種比較對自身來說,更有意義,也能帶來更加踏實的幸福感。
經常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對成長很有幫助:
我做完這件事之后,所獲得的快樂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
想清楚后,標記并優先實施那些無需比較就可以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行動方案(比如我選擇寫這篇筆記)。
當我們作出選擇后,無論我們作出的選擇是什么,時間都會自顧自的流逝,每一天,每一年。時間的質量會因為選擇的不同(由于對幸福的追求和感知的差異),而給予我們不同的結果。
小結:盡量不要去和別人做比較,如果非要比較的話,就和自己對比,關注個人成長,優先選擇并施那些無需比較就可以獲得快樂和幸福的行動方案。
2.提高多維度競爭力,并且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笑來老師說:我懂一點英語,懂一點互聯網,懂一點編程,懂一點數學,懂一點金融,懂一點心理學,有很專業的研究方法論。你說有這么多緯度的競爭力的人,到底能找到幾個?很少很少。
這讓我想起笑來老師經常說的查理芒格的語錄和查理芒格這個人:
在手里拿著一把錘子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大多人試圖以一種思維模型來解決問題,而其思維往往只來自某一專業學科。但你必須知道各種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
我的思考:查理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非常靠譜的思維方法,叫“多元思維模型”(李笑來將其演繹成“多維度競爭”也是同樣的道理)。查理認為:真正重要的思想占了每個大學科的95%,所以,從大學科中獲得思想,并把它們變為自我思考方式的一部分,非常重要。
查理從入伍、讀書、工作等社會經歷和學習中,分別在密歇根大學學習了數學、物理學;在新墨西哥大學的阿爾布開克小區學習了自然科學、工程學;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了熱力學、氣象學(他還是個氣象學家)、在哈弗法學院學習了法學等等。
這個世界復雜多變,人類的認知永遠存在著限制,所以我也必須要像查理和笑來那樣,盡可能使用所有的工具(我驚嘆查理超強的學習能力,另一個是埃隆馬斯克),而不單單是自己已經拿在手里的“錘子”(順便想結合我的行業說一句說:有過分布式光伏從業經驗的人,看到合適的屋頂就想做光伏項目,就是這種過于單一思維模式。恩,之前我就是)。
提高自己多維度的競爭能力。對于有機會學習,但認為一時用不到的東西,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可以說并沒有什么知識和能力是永遠用不到的(當然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學習運用)。技多不壓身,說不定在某一個時刻它就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幫助。
跨界!跨專業、跨行業、跨學科,不被自己的已知所局限,運用“多元思維模型”,努力打造自己的“多維度競爭力”,我,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