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的《那一世》是女孩曾經最愛的詩之一,特別是其中的那一句“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單純善良的女孩一直相信美好愛情的存在,她說,相濡以沫,攜手白頭才是愛情最好的歸屬。
那一年,女孩與他在大學校園里遇見。
“你能留一個電話號碼嗎?這樣方便聯系”這是他第一次跟女孩說話,也是他們倆第一次遇見的場景,他們的開始從一個電話號碼開始。
“呃…….,好啊。”女孩呆呆的反應過來,因為他是女孩寢室內務教官的緣故,互換電話后,女孩就拉著室友一起走了。那時的她,竟沒有想到,這就是開始。
大學的第一堂必修課就是軍訓。整齊劃一的動作,嘹亮的口號,從互不認識的彼此,訓練成默契十足的隊友,我想,這也算是一份特別的回憶吧。可是女孩的回憶都停留在了那些個軍訓日子的晚上,因為晚上能夠回到寢室好好的休息,好好的放松。也就是在那些個晚上,他作為女孩寢室的內務教官,每天晚上都會過來看看她們,給她們講講學校里有趣的事情,有愛的室友們給他取了一個親切的外號——“大師兄”。
女孩一直都喜愛安靜,他卻喜歡找女孩聊天,每次來寢室也會帶一些好吃的,有女孩的一份,當然也有室友們的一份。女孩喜歡他的親近,這讓戀家的女孩能夠得到安慰。女孩喜歡聽他講那些,關乎以前或者是關乎未來,是他講的,對女孩來說,總是有一種傾聽的魔力。
軍訓的日子結束了,對于大家來說,就像是禁錮的心靈得到了釋放,嚷嚷著一定要好好出去吃一頓。室友們叫上了大師兄,二師兄,還有大師姐。露天的火鍋最能帶動氣氛了,大家一起開心地鬧著笑著,青春仿佛就該這樣,熱烈,張揚,卻不失溫度。一起散步游蕩回學校,不知誰先提出要合影留念,那是第一次,他和她的合影,女孩笑得很開心。
之后的日子里,女孩和他還是保持著緊密的聯系。
“天氣冷了,多穿一點,小心感冒。”
“我跟你講,今天發生一件有趣的事……”
“你怎么了?是不是心情不好?”
“晚上有空嗎?一起去校園轉轉吧”
……………………….
依賴的感覺漸漸地在女孩的心底生長,她感到害怕,卻無法抑制。女孩不想讓他知道,卻又不舍得遠離他,一向略帶自卑的她在猶豫中沉淪,她不太清楚這是不是她想要的那一份,至少,這和她的預期差了太多,但是,她不想放手。
終于,那一天,也不知道是誰,忍不住了那顆跳動的心。他似有若無的態度,逼急了女孩。女孩決定試一試。不歡而散的對話讓女孩覺得有點后怕,她不忍傷害每一個愛她的人,她只是希望,他可以,痛快一點,真誠一點。兩天后的周五,那天晚上,女孩一直記得,一輪明月,一句表白,一個點頭的瞬間,一雙十指相扣的手,還有一個美好的期待。
“做我女朋友,可以嗎?”
“我不知道……但我,不想放開你的手”
那一天,女孩終于明白,也許世間的愛情真的有一見鐘情。也在以后的某一天,女孩明白,一見鐘情,只是說說而已的。
大學預期的計劃與現實相差太多,可這并不影響他和她感情的發展。進入熱戀期的他們,在每一個周末都黏在一起,他帶著女孩去爬山,看她累的氣喘吁吁的樣子,一邊叮囑她要多加鍛煉,一邊心疼地給她打開礦泉水
“以后你得多鍛煉了,身體素質不行哦”
“不是有你嗎?”女孩調皮的向他撒嬌,他也只能寵溺地笑笑。
他帶女孩一起去騎車,笨笨的女孩一直學不會騎自行車,他就帶著女孩去騎雙人的,他說“我會,不怕”
女孩和她一起走遍大街小巷,微風撩過裙擺,微笑定格在相片里,陽光燦爛,時光美好,卻不知有點太短暫。
臨近元旦,女孩和室友一起組織了一次燒烤會。在江邊,他們一起準備材料,一起動手做食物,他將烤好的東西第一個遞給女孩,他們一起去放風箏,躺在草地上,用手機看《瘋狂原始人》,那天,陽光,暖洋洋的,心,也是暖的。
只是那可憐的風箏,卻一直沒有放起來過,
他給女孩說:“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會為你把風箏放起來”。
女孩滿足的笑了,有一個人這樣照顧自己的感受,不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嗎?就算它比預期中來的早了一點,這有什么關系呢。可是女孩不知道,這一次,沒有下一次了。
放假了,女孩必須回家,他送她上火車,離別的情愫在兩人之間產生。假期間,QQ成了他們必要的聯系工具。女孩多么希望,有一天,他可以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可這只是想想,女孩心疼他的條件,也理解他。假期過后,女孩沖沖地就回到了學校,這是第一次,她對學校有了期待,只是因為那兒有他。女孩為他織了一條圍巾,針法不是多么的高明,可是,他還是很開心。重逢的喜悅,和久別的思念,讓這段持續了幾個月的感情又重新煥發光芒。
女孩第一次意識到,她,愛上他了。
而他,女孩卻不知道了。
女孩是個念舊的人,她把他們在一起時的瞬間都洗成了一張張照片,做成了一本相冊,一筆一畫,用情至深,那是女孩最重要的東西,最珍貴的回憶。
日子的按部就班,讓生活失去了許多激情,矛盾日漸明顯。女孩開始埋怨他的滿滿的負能量,她想象中的日子不該是這樣的,在女孩的觀念里,問題是解決的,不是用來逃避,可是他,卻正好相反。有時候,女孩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可是他卻毫無反應。不管女孩說什么,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這個樣子,讓女孩有點莫名的心疼和無奈,還有那么一點點的害怕,女孩感覺到:他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互相折磨的后果就是更加的互相嫌棄,不斷冒出的矛盾掩蓋了兩人原有的激情。那天晚上,女孩問她
“在你心中,我是不是一個很胡鬧的人?你說實話”,女孩盯著他,她不敢期待答案,盯著他,生怕錯過一個表情。
沉默間,一聲低低的“是”,砸在了女孩的心頭。淚水似乎都靜止了,女孩抬起頭,張張嘴,最后還是沒說出什么。推開宿舍的大門,女孩覺得心里空落落的,終于,最后的那一點,還是離去了。
那天晚上,女孩想了很久,想起他的好,也想起他的冷漠,想著之前的每一件事情,想起他們在一起的那天晚上,她想他永遠不知道,那個自卑的女孩在回應他的愛的時候需要多大的勇氣。
在那年七夕還沒到來之前,女孩還是提出了分手。意料之中的他不同意,女孩也只能無奈,沒有接到一個關于他的電話,沒有收到一個關于他的短信,女孩的心,還是涼了。現實中的過程曲折,無奈,又讓人心疼。
后來朋友們都在問:“你們倆怎么分了?”,
女孩說:“對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分了呢。”
至此,他也有過挽留,卻沒有多么的堅持;她也有過悔意,卻還是跨不回那一步。那本記錄了曾經美好的一切的相冊,終究逃不過被撕的粉碎扔進垃圾桶的命運;那只沒有飛起來的風箏,永久的停留在了記憶的天空里。曾經互道晚安的人,沒有相逢在峽谷,卻躺在了彼此的黑名單里。
很久之后,女孩把這段故事與酒埋在了后院的桃樹下,
她說:“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待桃花開,往事,隨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