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普科技提醒:這是一場資本角逐的壯烈挽歌,由中國獨創的模式走向沒落的警示,或許能給互聯網人一些答案,看萬軍從中的共享單車,飄搖過季,奮勇而前。
摩拜的堅持和妥協
4月3日晚,對于摩拜單車和美團來說,注定是一個難忘而令人激動的夜晚,在北京麥子店街的曼寧國際大廈中的摩拜總部,橙色的logo閃亮而低沉。胡瑋煒(摩拜單車創始人)一臉凝重的將雙手放在談判桌上,目不轉睛的盯著對方談判席的款款而談,似乎透過對方飛揚的愿景描述,來深思下一句的發言開場,占上風?還是求利益?一貫干練的胡瑋煒在此刻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鎮定,似有決斷的喝了座位旁的礦泉水,神情沒有放松,但卸下了不少防備,微微一笑,準備應聲作答。
不言而喻,摩拜在胡瑋煒的心目中分量猶如千斤,但這次主場的談判,不再是關注摩拜單車能“吸金”多少,能融資多少,而是直接收購。換言之,摩拜被賣給了美團,全資。
卓普科技不禁唏噓:一個估值百億的市場格局,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摩拜也享受了全民的包裹和熱議,一路達上頂峰的浪潮,終在昨晚塵埃落定,沒有不安,似乎水到渠成。
摩拜的現狀和掙扎的未來
比起自己辛苦創業4年的“輝煌成果”拱手讓人,胡瑋煒拿下國內多城的出行領域布局愿景,走向國外的共享單車布局愿景,很有可能需要換他人實現。比起結果,或許胡瑋煒這個摩拜單車創始人,最在意的是自己不能親手實現的遺憾。
但卓普科技認為,共享單車的命題,胡瑋煒已經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只是未來的路要如何走,共享單車的價值體現能夠否和初始的布局畫上等號,這就看美團接下來的動作。
而王興(美團CEO)的一舉一動,似乎能牽連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繁盛”或者“沒落”,可喜的是美團是單車的最佳接盤者,基于格局統一化和發散化的影響,美團或許能幫助共享單車拿下新一局的重點突破。而可悲的也同樣,失去自身造血能力的單車,只能依賴外部的力量,來改變愁云密布的將來。
摩拜折價出售已成必然
卓普科技提醒,在摩拜單車風光無限的時候,眾多資本青睞,融資不斷,估值更新,曾經被稱為最年輕的百億估值企業,也被譽為“中國式”獨角獸企業崛起,模式贊譽,未來贊譽,跟風者不斷,創投者也踴躍向前。
從0到50億美元的龐大估值,摩拜走的比往常的任何企業都短,然而再被出售的時候,卻比任何企業都來的輕松。據卓普科技了解到,此次的具體出售數額,雙方并未透漏,僅透露出是35%的股權和65%的現金收購,但網傳的金額可信度非常之高,僅為37億美元,去除債務的10億美元和15億美元的股權作價外,摩拜到手的凈留存,可能只有12億美元。
如此而言,曾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企業,被直接標價“37”賣掉,摩拜還是沒有戰勝自己,倒在了自己進軍資本的道路上,而伸出援手的美團,并不是跨領域的“熱血投資”,而是準備在出行領域密謀一場棋局,準備大刀闊斧的布局出行領域,又一次用強硬者的姿態,拿下了至關重要的“布局一環”。
摩拜的瘋狂與不屈
比起ofo小黃車的賣車自救,摩拜的作法更為徹底,卓普科技分析,共享單車的投入,比起電商商城網站建設或者互聯網的其他產業布局,更為艱難。畢竟作為一個重資產的盈利模式,僅靠新點子在市場中游走,未免有些單薄,比起高投入、高頻率和高需求,低毛利是共享分單車最讓人不放心的點。換言之,單車的布局越廣,所需要的投入也就越大,但回報甚微。如此而言對企業的資金鏈、資源整合能力、合作運營能力,售后保障能力等,都是空前的考驗。
卓普科技如此說,并非置疑共享單車的盈利能力,而是對模式升級的渴望,如果一直按照之前的盈利狀況,共享單車想做到收支平衡都非常艱難。再加上免費補貼的“燒錢大戰”,更讓原本營收困難的摩拜和小黃車,雪上加霜。
其實,卓普科技認為,共享單車的困境,更像是“搶人大戰”的后遺癥,補貼力度支撐不足,新用戶增長緩慢,被免費滋養的群體再想回到付費營運過程,比之前會更加艱難。
再加上“先發展后治理”的老套路運營方針,高損壞率和低維護現狀,也成為了“殺死”共享單車企業的另一大緣由。
依附“大樹”,或許是唯一選擇
獨立發展的共享單車,卓普科技認為可能成為奢侈者的游戲,摩拜和ofo小黃車也早有預警,一方依附騰訊,另一方,想借助支付寶東山再起。但現實的殘酷,令胡瑋煒和戴維異常冷靜。或許出行領域的“肥肉”,最終只能是大佬們的“廝殺”,但摩拜“賣身后”還能留下12億美元的入賬款,或許對于創業者來說,是一種嘲諷,也是一種肯定和滿足。
?但終歸,風雨欲來,出行領域的格局突變,美團似乎勢在必得,而滴滴,不可能坐視不理。BAT呢?或許時機未到,帷幕漸開,卓普科技為您繼續關注“棋局變化”,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