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你們談談友情。
認識友誼重要性最快的方法,就是經歷幾段糟糕的友誼。
一年前去桂林實習,因為覺得一個人效率更高,所以沒有結伴,全程單獨行動。
隔壁一個男生跑過來搭訕,至少我以為是搭訕,結果他只是覺得我沒朋友很可憐!
還教育我,人脈多么地重要,不然很容易被欺負。并且他還堅持認為,那些不合群的人都是性格有問題。
我忍無可忍了,你是生活在原始社會嗎?
作為一名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年人,難道不應該用腦子解決問題而用拳頭嗎?
只有原始社會的人,因為工具和科技的落后,人們為了生存才會成群結隊抵抗野獸或者外來危害。
而現在,我們成為了越來越獨立的個體。判斷一個人的生存能力與價值的標準早已經變成了能力和智商。
這并不意味我們不再需要朋友,相反,高質量的友誼會大大提高生活的愉悅感。
所以,如何選擇朋友是件大事。
01.
選朋友,一看人品,二看三觀,三看能力。
人品最重要,比起一個自信大方的伙伴,跟一個善妒的人相處簡直不要太痛苦。
想起來一個初中認識,相處了六年的朋友樂樂,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懷念過去。
因為成績不相上下,而她好勝心太強,嘴上說得很甜,暗地里總要比個高低。大到成績衣服,小到一瓶水也要買得比我貴。
每一次推心置腹地傾訴,都會得到嘲笑和反諷。
一方明明心里在幸災樂禍,還要虛偽地安慰。
一方明明知道,卻不能挑破,陪著演戲。
講真的,不累嗎?
所以交朋友,善良很重要,三觀也是如此。
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理想都沒關系,但是懂得尊重差異,并且能尋找到共同點就是三觀相同。
三觀不合往往是因為差異大到無法調和,比如一個人認為喝酒紋身泡夜店是值得炫耀的事,那么喜歡看書運動的人必然無法理解。
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經歷是完全一樣的,也就不存在三觀完全一致的說法。
因而決定相處是否舒服,除了價值觀差異太大,更多的取決于雙方包容和調和的能力。
人品和三觀只能決定與朋友相處的愉悅度,舒適度。如果想成為相互扶持的資深朋友,一定要考慮的因素就是能力。
朋友至少有一項很強的本領,最好跟你的能力是互補的,這樣既能平衡友情,也能相互勉勵。
相信我,這樣的友誼很有意義。
02.
接下來,我要撒一波友誼的狗糧。
請自備碗盆。
Idyll 是經過官方認證的,我的閨蜜。
她最大的特點是腦回路特別清奇。有天晚上觀星對月,掐指一算,發現明天特別適合爬山,因為第二天下雨。
我拒絕,她還用一頓大餐和一打牛奶威逼利誘我,但我是那么膚淺的人嗎?
我會為了一頓大餐而放棄自我嗎?我明明是為了那一打牛奶!
正因為她不同尋常的腦回路,讓她看問題總是從積極的角度分析,在相處過程中,這種心態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同她出行從不因為天氣而掃興,從不抱怨當下。無論情況多么糟糕,她總是心平氣和。
其次她還是個學分績點 4.0 ,六級裸考 579 分的大學霸。
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能第一個出現。比如當年就怎么撩小哥哥的大事,就給我做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
那次我還夸她了,她有一個性感的腦子。
三觀相近,思想同頻,并且具有包容差異的能力。也許這就是我們能成為好閨蜜的原因。
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進行定位,篩選出適合做朋友的人,這并不自私。畢竟你要找的是長期的患難與共好朋友。
前期越不將就,后期的相處質量就越高。
不說了,我要給小閨蜜征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