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滬江互加計劃半年時間,第一次遠離上海,前往河北廊坊、唐山、清河,持續5天的出差開始。在這期間,有很多驚喜,很有震撼,也有很多感悟,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在鄉村教育變革的進程里,正因為有許許多多人的參與和貢獻的力量,才使得這項偉大的事業,得以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
鄉村教育的變革里,有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這次出差,我們一共拜訪了河北的三個區縣教育局,廊坊市教育局、唐山市開平區教育局、清河縣教育局。
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正在統編教材全國統一使用之際大力研發和推廣1+X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上有巨大的成果。我們受邀為他們做了一場直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1+X主題閱讀教學優質課展示》。一天的時間,四堂展示課,讓我們看到了廊坊市教育局在小學語文課上的巨大成果,語文教師在課程導入形式、講述方式、拓展教學層面都進行了調整。教育局教研室在教學改革上給教師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導。也正因為教育局的大力推動,廊坊市的全縣教師在語文教研和授課方面都有了巨大進步。
廊坊教育局也正在嘗試使用滬江CCtalk網絡直播平臺將優質的小語課程資源搬到網上,共建共享優質課程。這對于全市全縣的小語課程推廣和教學來說是極具意義的。
唐山市開平區教育局和我們已經有多年的合作關系,對于滬江互加計劃以及CCtalk都非常信任。在與開平區教育局的交談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們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給予的巨大支持,包括建立了開平區教育云公共服務平臺,使用CCtalk為孩子上3D打印課程,scratch編程課,生命教育課程等等。有了教育局的支持,開平區的村小教學水平信息化程度很高,孩子們都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提到我們新出的CCtalk校園版產品時,他們也有很大的興趣,希望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能夠找到這樣的產品來支持。匹配需求,交談甚歡。
清河縣教育局和我們也是多年的合作伙伴關系。清河縣的很多老師都參與到了互加計劃美麗鄉村和青椒計劃中,教育局對于老師們的參與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紛紛感慨老師們成長快,孩子成績提升迅速。在聊到華師大的國家級課題時,能感受到教育局對于此事的重視程度,對于互+模式的探究,互聯網教育的探究,都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除開上述的三家教育局,我們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地方教育局給予的大力支持,沒有教育局的支持,或許我們真的無法做成這樣一件覆蓋全國5000多所村小,百萬孩子的鄉村教育變革。
鄉村教育的變革里,有老師們的自我改變
在拜訪清河縣的時候,我們聆聽了一場老師們的分享會。來自清河各縣的6位教師代表,用他們激動的語言向我們分享了參與互加計劃和青椒計劃以來的種種變化。
來自馬屯小學的李清友老師,在河北教育網上不斷推廣互加計劃,自己出書做總結,在各地做培訓會和分享會,甚至集結了一批名師成立網絡工作室,他在改變,他在推廣,因為他相信這樣的模式能夠真正為孩子帶去提升。
來自黃金莊小學的史曉冬老師,為了拿到優秀打卡呈現孩子努力的一面,會用2天時間準備打卡內容,斟酌打磨打卡內容和圖片,十分用心。
來自孫莊中心校區的楊娜老師,參與美麗鄉村和青椒計劃,在專業技能、教學思考方面都獲得了巨大提升,參與青椒計劃是思考,沉淀,成長,自我肯定;參與美麗鄉村是快樂,感恩,和自信。
來自趙店校區的孟晨曦老師成為了繪本閱讀的推廣者,以更專業的姿態帶動身邊人參與互加計劃,她堅守初心,記錄反思,并實踐出真知。
來自壩營校區的李群潔老師每一年都帶孩子參與至少一次感恩主題的活動,教會孩子感恩。
最后來自連莊小學的潘海麗老師,用100多張證書、榮譽截圖向我們展示了她的認真、努力,和積極。
聽完老師們的分享,聯想到魚塘打卡、小打卡里的各種文字和圖片,心里很感動。因為這群老師,在用他們的認真與踏實,積極與努力,不斷成長著,改變著自己的孩子們,影響著身邊的人。
鄉村教育的變革里,有公益合作伙伴的助力
出差的最后一站,趕往杭州見面云上公益。在今年的4月份,也來過杭州參加云上公益舉辦的公益大腦發布會,發布公益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很好地為公益服務,發布會時,當地圖被點亮的時候,內心很激動,如果中國的鄉村教育公益呈現在這樣的數據地圖上,應該是一件十分震撼的事。
互加計劃一路走來,正是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的支持,為了一個鄉村教育變革的目標,共同努力著。
鄉村教育的變革里,有這么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最終受益的一定是鄉村的孩子。孩子們能夠學到更高質量更有趣的課程,能夠更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一切都值得。
這一次的出差經歷,說實話對于我觀念上的改變很大。我們牢記著公益的初心,從內心出發,希望通過我們的CCtalk校園版繼續為鄉村教育的變革輸出能量。希望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鄉村教育,有更專業的軟硬件支持,服務支持。這既是公益,亦是商業探索的道路,用一款更聚焦教育、更專注課堂的軟件,為鄉村教育變革錦上添花。
做公益閉口不談商業,沒有一家機構能夠可持續,這份自我造血的能力是為了能夠更持久地讓鄉村孩子享受更優質、更公平、更均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