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一生,不想給后世留下一字一文,才有了西安北郊武則墓的無字碑。
可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竟然還是留下了一段文字,這就是武則天金簡。
這個金簡在河南博物院的第七展廳。我轉著轉著無意間就走到了它的旁邊。
這枚金簡是當年77歲的武則天到嵩山祈福時所投。
當年,疾病纏身的武則天在嵩山峻極峰投下一枚金簡,祈求神靈以期求得消病延年,長生不老。
700年七月七日“乞巧”日,武則天到嵩山祈福,遣道士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形制與材質:
金簡長36.2厘米,寬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23.5克,黃金純度高達96%。
整體無紋飾,采用錘揲、鏨刻工藝制作,表面經砑光處理,薄如蟬翼且字跡清晰。
金簡內容: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庚子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圀”通“國”,“曌”是武則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