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的女皇帝。因其地位特殊、歷史意義重要,民間或歷史文獻中有關她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武則天貶牡丹、武則天與開經(jīng)偈等等,這些故事在民間流傳度很廣,大家也都比較熟悉。
影視劇中的武則天
在眾多的故事中,有一個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公元700年,這一年武則天剛好77歲,4月她到登封城三陽宮游幸,不承想得了重病,病好后恰逢中國的“乞巧”日。就在7月7日這一天,她登覽嵩山,并派道士胡超到嵩山山門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這就是武則天“入門投刺”的故事。
關于這個故事,由于缺乏有效的物證,大家在看待這個故事時便多了一份懷疑的態(tài)度。直到故事中的金簡出土問世。
峻極峰
1982年5月,登封一位農(nóng)民在中岳嵩山采藥時,在山頂峻極峰的石縫中發(fā)現(xiàn)了純金的簡片。這塊長方形金片長36.2厘米、寬8厘米,重約223.5克。其上雙鉤鏨刻銘文3行共63字。
武則天金簡
上言:
“上書大周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岳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好樂真道長生神仙”可以看出武則天對道教的尊崇,這也反映了武則天晚年由佛轉道,以求長生不老的心理轉換;這里的“三官九府”是指道教早期神階很高的天、地、水三位尊神及其所配宮府,世人都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綜合起來就是賜福、赦罪、解厄的意思。“除武曌罪名”則是請求解除災難,祈求長生不老的愿望。武則天在從后宮走向前朝的過程中,大開殺剹李氏宗親,甚至連自己的子女都不放過,晚年的武則天有感于罪孽深重,便開始向神明贖過。
武則天金簡簡介
值得注意的是,武則天執(zhí)政以來,以造字著稱,先后創(chuàng)造了19個自造文字。而這枚金簡里就有5個自造字,包括“圀”(國)、“瞾”、日月、臣等。這些字在原有文字基礎上加以改造而成,宣揚了她的治國方略,傳達她的對于國家、人臣、天地的思想。
這枚金簡作為鎮(zhèn)院之寶現(xiàn)存于河南博物院。由于武則天的墓穴至今仍未打開,這枚金簡也便成為現(xiàn)存惟一一件武則天所遺留的和她本人有關的可移動文物。
無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