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人要多讀書,但你會讀書嗎?答案也許是否定的。有些人的閱讀能力很差,不會速讀,只會精讀。有些人只會指讀,不會默讀。那這樣的人怎么辦呢?可以通過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更多關于閱讀的知識。
一、為什么要閱讀?
閱讀的藝術即在沒有任何外力,僅憑頭腦的運作,以一己之力來提升自我的過程。憑著自己的心智努力閱讀,從只有粗淺了解到深入理解,像是自我的破繭而出。
通過閱讀,可以高效獲取知識,轉變成個人能力,收獲個人心智成長,還可以增加對所處世界的了解和思考。根據自己的不同階段狀況做出進階式閱讀計劃,科學有效地實現個人智識和理解力的提升才是智慧的。
比如當你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或當你選擇轉行時,你要如何去全面了解你所在的新行業呢?答案是閱讀。對新行業進行主題閱讀,閱讀一系列該行業的相關重要書籍。找能相互補充又能引起沖突的題材,引起你的思考,讓你對這個新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閱讀的目標是什么?
閱讀目標有兩個:簡單掌握資訊和求得深刻理解。閱讀并不怎么了解、超越我們能力范圍的書籍時作者水平是高于讀者的。如果你的哲學基礎和思辨能力夠強,只要作者精準正確的表達,你就有能力完全掌握住作者想要傳達的全部信息。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同一本書為什么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受呢?以前我認為是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閱歷不同,導致會有不同的閱讀觀感。而本書作者告訴我,是因為每個人的理解力不同導致了不同的閱讀體驗。閱讀超越我們理解力范圍的書籍,會使我們產生認知力竭。
當你在閱讀時,能清楚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就代表你的認知水平和作者處在同一平面上,能很好地掌握作者的意圖,閱讀是有效的。而閱讀那些能讓我們產生認知力竭、甚至是一點也讀不懂的名家大作時,會讓我們在用心研讀一字一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擴展了自己的知識面,增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心智水平。
三、碎片化閱讀給我們帶來什么?
碎片化閱讀能增加我們的資訊,卻不能提升閱讀理解力,也不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真正獲得知識和提升一定是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淬煉,只有增進理解力的閱讀才能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面對相同的圖書讀得好壞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掌握更好的閱讀技巧。只有通過看深度報道,才能訓練我們更高層次的閱讀技巧。
所以作者不建議過多碎片化閱讀。如果想增進我們的思辨能力,必須進行主動、深入理解的閱讀,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們的心智成長,提高我們的閱讀水平和技巧。
從今天起,我們一起愉快的閱讀吧!
作者:小艾,一個氣質與智慧并重、文藝與有趣齊飛的女子,一個自由徜徉在心理學和社會學海洋的80后。本文為原創,著作權歸我本人所有,轉載請聯系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