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游戲
現在關于幼兒教育,最流行的觀點就是把教育和游戲結合起來,游戲中教育,教育隱藏在游戲之中。所以現在幼兒園大多以游戲,以玩為主。讓小孩有個快樂的童年,并在這種環境中學到知識。
很可惜的是,這種教育觀點一般只用于幼兒園,從小學開始又恢復應試教育,又是背對是抄又是寫,一天到晚,就是教師家長苦逼多做幾套練習。從小學之后,一直到高中,主要是以這種教育方式為主。
你說我說錯了,現在是素質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不,你說的沒錯,我的也沒錯。現在的確是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素質為主,但是是怎么培養,用什么方式培養。沒錯,就是用應試教育的方式在培養學生的素質。
這種培養方式的結果就是學生考試能考出高分,但考完試,大部分知識全還給老師。他們對于知識是被動學習,是消極接受。這樣的學習是不開心的。
你可以回想一下,或者做個小調查,上學時候什么最開心,是和同學一起玩耍,但很少聽到說我學到某個東西而開心。如果問上學什么最討厭。那許多人可能會回答是寫不完的作業和考不完的試卷。
為什么小學之后的教育就不能和幼兒園一樣呢?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呢?
在《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少男少女們就組織詩社,寶玉寶釵黛玉探春組建海棠詩社,他們定期開社寫詩歌,比賽寫詩,完了之后評名次,并進行分析和總結。他們的對詩的學習就是在游戲中培養的。既是游戲又是學習,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詩詞寫作和鑒賞能力。
《小婦人》中也有這種場景的描寫。喬她們四姐妹和鄰居男孩勞里組建“匹克威克社團”,創辦《匹克威克文摘》的周刊。大家一起寫作,朗讀。既是游戲,也是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寫作能力和對文學的鑒賞能力就提高了。
《綠山墻下的安妮》也寫了安妮和她的小伙伴們組織故事社的事情,每周一次,大家寫文章互相交流。不知不覺中,大家的寫作的能力也提高了。
這些游戲又好玩又有意義,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而且過程非常愉快。
這種方式主要是孩子們自發組織,他們的主動性很強,有著自己的主觀愿望。他們在游戲中得到快樂得到知識,這不是教育的最高目標么。
為什么我們現在的教育不能采用這種方法呢?讓大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現在許多孩子,他們的興趣,他們的學習,是家長老師強加給他們的。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他們真正喜歡的。
在幼兒時期,我們希望孩子們有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小學初中高中,難道我們就只希望他們考得好成績而孩子快不快樂是不是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不,我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不是單純考出高分。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游戲,把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學到知識,這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