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從幾篇文里寫過,我家樓前有一片棗園,棗園里地畦之間有些矗立的白楊樹,白楊樹上有很多鳥巢。有許多鳥兒天天在那些鳥巢周圍唱歌、歡跳,多數是喜鵲。
我站在我家的陽臺上,看著棗園,看著那些守著巢穴的喜鵲,聽著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心里總會滋生出一種溫暖的心緒。這些巢穴,是它們安身的家園??!
就在前幾天,從陽臺遠眺,總感覺少了些什么?總感覺視野所及之處,都是空曠的!我好像失去了判斷力,把女兒叫過來看樓下缺了什么?女兒說,那些楊樹不見了!
我恍然大悟,原來它們已經被砍伐了。那些鳥巢呢?我忽然非常擔心:那些鳥巢里的鳥兒呢?它們的家園被毀?它們又飛去哪里重新布置家園?
接下來的幾天,我親眼看著那棗園里的樹木越來越少。這里規劃了一個公園,人們在限期之內要把樹木、地都騰出來。我心里莫名的生出了一種孤寂之感。好像他們砍伐的不僅僅是樹木,而是把我那份“舉目就能望見大自然的風景,側耳就能聽到大自然的樂曲”的樂趣剝奪了。
過不了多久,這里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了。這里的一切都將重新布局,將會是一個為大眾服務的公園。這里將有很多很多的人來溜達、散步、休閑,也將會響起廣場舞的音樂聲。但是,這里還會有很多鳥兒嗎?還會有鳥兒在這個公園的小樹枝上筑巢嗎?我想不會的,它們是不喜歡這份喧嘩的。
無獨有偶,前幾天回到家鄉為母親上墳,鄉親們三三兩兩的在巷口、門前聊天,順便等著遠方歸來的兒女??粗麄兓蛞涝趬?,或蹲在門口旁邊的木頭上,感覺好熟悉的場景!
到家總要聽他們嘮嘮家常的!這是一群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守候在這片土地上。他們說,過不了多久,他們也將離開這個地方,去萬人社區居住了??粗麄儗θf人社區的向往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暢想,我的心里如打翻了的五味瓶。
我也希望他們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想著村里的那些留守的老人,以后越來越沒有勞動能力了,能住上樓,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但是,他們住上樓的同時,這個哺育我們長大的家園,也將不復存在。這里也許會變成廠房,也許會變成耕地,但是那些我們生活過的印記將慢慢消逝。
這里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我熟悉村子的每個方位住的人家,我知道誰家的家里喂了一條大狗,我記得誰家的院里有一棵無核的棗樹。
小時候我甚至在左鄰右舍的家里吃過飯……村子里的角角落落都留下過我玩耍的身影,田地里的溝溝渠渠都有我撒下的汗水。如今這些曾經居住過幾代人的村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鏟平,人們住進如城市般的高樓大廈里,再也不是以前的左鄰右舍,再也不會有炊煙裊裊,農村再也不像原來的農村了!想到這些怎能不讓我感懷?!
當公園建起時,當高樓林立時,那些原有的風景只會留在記憶里了。鳥兒重新安置家園,農民也將順應城鎮化發展的布局,這將是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可是,我還是有一份感傷:那些鳥兒不見了,那些老家的房子,也將會被推倒了,我的那些記憶也只能從我的文字里找到一點痕跡了!
無戒日更挑戰營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