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對于“打卡”這事一定不會陌生,比如我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是要打四個卡:
-
一塊聽聽的早起訓練營,這個是交了錢的,一個是1天1塊的,還有一個是1天10塊的,不打會有損失,打了可以掙點小積分;
- 助理來也,在這上面已經打了近299天了,不想斷了;
- 007早起打卡
白天還要打一個抄模100天的卡等等。
……
打卡的由來
根據百度的解釋:
工作人員上下班時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機上記錄下到達和離開單位的時間叫打卡。可理解為“登記、出示證件”,也可理解為“請買單、請結帳”等等。
“卡”是現代社會中很常見的一種事物,信用卡、購物卡、公交卡、銀行卡、會員卡等等,隨之出現的就有“打卡”一說,發音順口響亮而且語義簡潔。
在網絡中,很多網友在帖子總用“打卡”這個動詞來提醒戒除某些壞習慣所做的承諾或者為了養成一個好習慣而努力。
打卡的作用
- 打卡代表一種承諾,是對那么多人的一個公開宣誓和承諾,這種道義力量是一種非常大的力量,而且這種打卡是一種主動承諾,比實際生活中宣稱接收同事監督更貼近心靈深處,作用更大。
- 打卡代表一種態度,代表這件事對你的重要程度,代表你執行的認真程度,一件事對你的重要性、你的態度、你的認真程度也就決定了這個事情的結果。
- 打卡有助于養成好習慣,打卡就是在培養另一種習慣克服壞習慣的,習慣的培養和克服是有它自身的規律,打卡是一種有效的養成好習慣的方式。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我們打卡是想養成一個好習慣。這事相當好,看到什么好,想要一個什么好習慣,堅持打卡就可以實現了。但其實打卡沒有那么簡單,用的不好還有負作用。
對我來說,打卡的負作用就是完成一段時間之后,再也不想動那個東西了,感覺自己從心底上厭煩了那件事。那件事是完成了,不但沒有形成習慣,還造成對某件事拖延。其實背后有一定的原因,我今天試著從內心的渴望層面來說說看,先看早起這事。
早晨你被誰叫醒
- 鬧鐘
- 家人
- 內心的渴望
- 尿意
早起這個習慣到底有多好,看看一塊聽聽寫的廣告詞就知道了。
如何通過踐行,走向財富自由之路?
其實很簡單,首先培養好的習慣。
習慣意味著一種因果關系,習慣決定著財富、貧窮、快樂、悲傷、壓力、關系好壞、健康與否。
花了5年時間研究過177位百萬富翁后,托馬斯克里發現,他們從普通人轉變成有著7位數財產成功人士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富有的習慣”。
最核心的習慣,就是早起。
在科里的研究中,他發現一半以上自力更生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士,至少在工作時間前三個小時起床。
這是對付日常工作突發情況的一種解決策略,比如開會時間太長,路況太堵、要去學校接生病的孩子等等。
……科里寫道,“早晨五點起床,完成你今天工作中最重要的三件事,這會讓你重新掌控你的生活,給你一種你在主導自己生活的自信感。”
比你厲害的人都在早起,你還要睡懶覺嗎?
我們推出早起行動營,設計了以下機制幫助你培養富有的習慣:
……
如果你堅持,就會發現早期的人生賺翻了!
如果你沒有堅持,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金錢!
看了這樣的介紹,是不是很心動,想想都很激動,獲得成功,只要早起就行了。最起碼你和富翁有一樣的習慣了(好像姓馬的同學都很有錢一樣)但是這里有個前置條件,可能是你實踐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的。
早起的前提是休息好。長期早起的人,要么睡的早,要么睡眠質量好。如果只看到了別人晚上加班到2點還能早起讀書,那是你沒有看到Ta上午睡了2個小時,中午睡了2個小時,晚上8點又補了一個45分鐘。去年羅輯思維跨年演講,羅胖請王石講講,王石沒講大家想聽的,只講了吃飯、運動和睡覺,他說他一分鐘就可以睡著,要是三分鐘才睡著,就是有問題了。可能大家覺得沒什么,就像笑來老師說的“公開的秘密”。事實是,那些成功的人,把這吃飯、運動和睡覺都做到極致了,就是他們成就的基礎。如果沒有明白這背后的原理,就以為自己可以做成那樣,一定會很累,累到堅持不下來。
早起其實應該算是一種能量的管理,利用自己的早晨的時間掌握先機。有的人早晨頭腦清醒,就把重要的事放到早上做,但是要保證,早起后的能量充足;有的人晚上靈感倍出,就在深夜去寫作,也沒問題。重要的是知道你是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可以試試,拿寫作來說,看是早晨效率高,還是晚上效率高。
早起要有事干。休息好了,早起沒有問題了,但是起來要做什么,看微信、八卦、注意力被分割,沒有成果,這樣的早起沒有意義。你也不會堅持下來的,只有實現目標的過程和結果都是美好的,我們才會去實現目標。
可能對于一些人來說,我說的都是廢話,但是我們走的遠了之后,可能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拿早起舉例子是想澄清一件事,太多人已經成了成就的機器人,乖乖按照成功法則行事,而這些成功法則實際上是本能阻斷器,種種習慣和理論本該用來支持你的自由和獨立思維,為了習慣而去養成習慣,是在扼殺自己的生命力。如何才能知道習慣是在扼殺自己,還是在滋養自己呢?分別的方法是:后者讓你感覺很美好,美好感覺源源不絕。
問下你自己:你內心到底有多想要這件事?你是不是因為某種紀律而報怨為它做事。
比如說:加入007,要遵守007的規則,按時交作業,分別交到公眾號、班級群里和小組群,還要點評作業。你會報怨這個紀律還是會感謝這個紀律呢?
遵守內心的感覺,還要注意一點,從長期來看,不能對本體造成戧害。比如你用意志力控制自己不去吃飯,不去喝水,你能堅持多久,堅持的再久,最終也是把自己餓死一個結果。早起不早睡也是一樣的結果。我有段時間為了每天早起打卡,感覺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了,我用五筆打字,當我感覺自己打字時拆字困難的時候,就是睡覺少了。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后,要調整好自己。我們養成的習慣是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是追求的更好的感覺。要對自己說清楚,不然的話,你去跑個步,沒什么基礎,直接跑個馬拉松,你的身體以為你要搞死自己,也是不會跟你玩的。當紀律是肯定生命,而不是壓抑生命時,你才會不報怨地為它做事。
如果你想好了,那么如何堅持下來?實際上,當你解決了內心的沖突,找到心中的渴望的感覺的時候,持續做下來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大了。
解決抗拒,養成習慣
你開始了一項新的健身方案,堅持了兩天,感覺超棒,兩周之后,你無精打采自暴自棄地嚼著一包薯片,這是怎么回事?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你下定決心要成功——這次是真的!
所以,哪里出了錯?
先來看張圖
這是著名的庫伯勒-羅絲模型,描述了人對待哀傷與災難過程中的5個獨立階段,這里借用在習慣改變上。
大多數人都死在了過度失望地段。
改變的生物學基礎
當你開始一項積極生活方式變革,比如新的健身計劃,告別一段有毒的關系,你的大腦會在短時間內分泌大量快樂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你的大腦在和你擊掌慶祝呢。
這些“快樂毒品”在你體內奔涌,給你貌似無窮無盡的能量。你的堅持似乎毫不費力。這比你想像的輕松多了,不在話下。
然后,在自然法則殘忍卻必要的作用下,派對列車慢慢停下來了,你的快樂神經遞質驟降到正常水平(不然,你會發瘋的)。就像一條奔涌的大河干涸成為涓涓細流,你的干勁衰弱了。
過程是這樣的,第一天,你渾身充滿能量和動力,非常興奮,你去健身房鍛煉身體,感覺很棒,發個朋友圈,告訴大家你的目標。第二天,繼續前行,你又去了健身房。第三天,一點點抗拒冒出來了,緊張情緒開始積累,你去了健身房,但是感覺沒有那么棒了。第四天,更抗拒了。第五天,你沒去。后來……你再也沒去。
當你抗拒時,你的新健康習慣正在要求你的細胞改變它們的形狀,對你而言,這感覺很吃力,很難受。抗拒的真象是你的身體正在改變,并且它很愛這個過程,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重塑自己。抗拒意味著改變的發生。
最艱難的部分是開始的十六天,在那之后就是小菜一碟了,你不需要動腦子,它已經進入你無意識中,成為習慣自動運行了。如果是跑步的話,這時候身體會分泌出新的神經遞質,讓你愛上這個過程。
幫你安全度過抗拒的幾個技巧:
呼吸,當你感覺抗拒積累時,停下來,呼吸。簡單的呼吸技巧可以提升你在任何領域的表現。
抓住“思緒的力量”,回想一下,你為什么要開始這個習慣,你的最終目標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什么樣的感覺?
提醒自己,我在改變。
預演你的表現,不要預演結果,那樣大腦會以為已經完成了,預演過程,想象自己的在做那件事,那個過程中的感覺。我有時候抗拒跑步,就會想象自己跑過頤和園旁邊那個林蔭道的感覺,那里一般是8公里左右,正是多巴胺分泌的時機。
找到戰友,一起走
要想走快,一個人,要想走的遠,一群人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