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回家的一點感想。
回家前不太想回去,要請假,還有耽誤很多課,事后補作業的感覺真的心態爆炸。不過這都是小事,最為不能忍受的是回來后,由衷的,悵然若失。
就像我們越是看見一個人,越是會想念一個人,越是回家,我就越想家。
所幸這都是階段性的。
談談回家后印象最深的,吃肉。吃到想吐。真的不要羨慕我,作為家里的老小,你要知道每天一大堆親戚來吃飯之后的一片狼藉都要我來收拾!刷碗拖地!那寧愿讓我別吃肉、、、
這讓我對于結婚舉辦婚禮,尤其是在家里辦婚禮,哦,我這次國慶回家是參加姐姐的婚禮。
真的很麻煩啊!
不過這也僅限于在農村舉辦婚禮了,要是在酒店就沒這么多事了,反正不用我干活、、、
結婚嘛,領個證,兩個人開開心心的去旅個游不是挺好的嘛,簡簡單單也不鋪張浪費。
好啦,這不是重點。
今天的重點是一群孩子,一群不同家庭環境下的孩子。
首先是我接觸最多的,我們村里的弟弟妹妹,很靦腆羞澀的孩子,最大也就四年級吧,然后是我叔叔家的孩子,常年在上海。之后是我舅舅家的孩子,常年北京。
簡單介紹一下,舅舅和叔叔就算是走出農村的富一代吧,通過考大學獲得了如今的生活環境,打拼的一代人。舅舅家里是典型的那種,很規矩的人家,我姑且這樣描述,因為舅舅舅媽都是國家的航天單位,妹妹,小木,三年級。
叔叔是在上海,外企工作,弟弟,J,二年級左右吧。
我很喜歡的姨家的弟弟,小瑞,四年級。
和這些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家庭教育的不同。
一群小孩子里,相比較來說小瑞是最乖的,出去玩也是不怎么說話,這個似乎很可以理解,在生人面前靦腆羞澀的鄉間少年。而J算是最活潑的了吧,加上年齡小本就無所顧忌,爬山拍照都是最積極的。
這還不是最想說的,最明顯的一點是,玩手機。
小木無疑是被管的最嚴的,幾乎是只要偷偷拿起手機就會被舅媽給制止,最難受的是我在舅媽家里想和她玩游戲時,(就是我舅媽的母親)姥姥就會提醒我不要給小木看手機,對眼睛不好。有一點尷尬,也就只好作罷。
而在和J玩時,哦,忘了靖,也是我很喜歡的弟弟,姑姑(叔叔的姐姐)家的,和這兩個弟弟玩游戲時,那真是,兩個小人一人一個平板,然后我拿著我的手機、、、關鍵是,我還沒他們玩的好。你能想象被他們鄙視的小表情嗎?
當然,J和靖肯定也不可能一直讓他們玩,但是總歸是管的沒有小木那樣嚴格,什么樣的新鮮游戲他倆小孩都玩的很好。聽J得奶奶說,J每天早上起來沒睜眼就喊,“奶奶把平板給我,我的排名不能掉...”
J游戲玩的很六,鋼琴神馬的也都很不錯,小木也在學鋼琴。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性別不同,但是兩家人對于孩子的教育和約束讓我有很大的感慨。
相比之下,小瑞因為家里條件有限,就像小時候的我一樣,除了上學沒別的特長可培養,在生人面前就會自動保持沉默,我感到高興地是他們并沒有合不來。比起小時候的我,初中來到縣城讀書,依舊感覺融不進去,記得最清楚的是人家聊偶像武藝,我想的是十八般武藝。不過那時候網絡,至少在我家還是沒有的。以至于我到現在,對于娛樂八卦也沒什么興趣。
說到這里莫名有點小心酸。
不過自己大了,知道父母都不容易,只是有點感慨罷了。
想象將來,我大概也就做個一代吧,至于后代,那就不想了,太遠了,畢竟是有不結婚打算的人,扯太遠了。
說到底中國始終還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大部分的人還是想走進城市。盡管我覺得生活在農村也有它的好處,但是還是會選擇城市,因為從小生活在農村,盡管天藍地方大,生活便捷的幸福感依舊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