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醫生自己當(連載20)

(19)鈣:元素符號Ca,原子量40.08。

鈣是人體所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如果沒有鈣,根本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鈣是人體內最豐富的礦物質,參與人體整個生命過程,是人體生命之本。從骨骼形成、肌肉收縮、心臟跳動、神經以及大腦的思維活動、直至人體的生長發育、消除疲勞、健腦益智和延緩衰老等等,可以說生命的一切運動都離不開鈣。每天攝入鈣量足夠,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增強人體對生活環境的適應力。鈣能增強人的耐力,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穩定。體內鈣充足,才能有效預防腦溢血、癌癥和心臟病的發生,有利于健康長壽。

骨骼和牙齒中大量的鈣,是構成機體組織的主要成分,并使骨骼有一定的硬度,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血液中的鈣,具有維持腦及心臟功能正常,負擔所有正常細胞生理狀況的調節及分泌激素、凝固血液等作用,細胞沒有鈣便不能生存。鈣在人體中的作用如下:1)維持細胞的生存和功能。細胞分裂繁殖,數目漸增,與單細胞漸漸改變功能,都需要鈣的參加。鈣自細胞外進入,喚醒細胞開始工作,否則細胞一直保持睡眠狀態。鈣進入細胞,發出電波,和布滿全身的神經纖維,形成人體情報網絡,信息的輸入經過鈣的活動才傳到身體各部位。內分泌腺細胞分泌激素時也必需由鈣經過血液,到器官中傳遞信息。細胞的單個功能和互相聯絡的網絡都不能缺少鈣,甚至老化、疾病、死亡都可以用鈣的平衡說明。充分攝入鈣質,細胞才能保持健康活躍。 2)參與神經肌肉的應激過程。在細胞水平上,作為神經和肌肉興奮-收縮之間的藕聯因子,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促進神經介質釋放和內外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調節劑,傳導神經沖動,維持心跳節律。鈣有鎮靜作用,當體液中鈣濃度降低時,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增高,肌肉出現自發性收縮,嚴重時出現抽搐,當體液中鈣濃度增加時,則抑制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 3)鈣對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維持和調節體內許多生化過程是必需的,它能促進體內多種酶的活動,是多種酶激活劑,如脂肪酶、淀粉酶等等均受鈣離子調節。當體內鈣缺乏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導致營養不良、厭食、便秘、發育遲緩、免疫功能下降。 4)鈣為一種凝血因子,在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時起到催化作用,然后凝血酶使纖維蛋白原聚合為纖維蛋白使血液凝固。鈣與磷脂結合,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鈣離子能使體液正常通過細胞膜,通常用來緩解由于過敏等癥所引起的細胞膜滲透壓的改變。

鈣缺失:

上面所述人體生理功能,都不能得到保障。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其主要表現是全身骨骼變得又薄又脆,強度及韌性下降,不少患者不僅腰酸背痛、容易疲倦,而且容易骨折。有些人稍不注意跌倒在地或旋轉彎腰、輕微外傷均可引起骨折。這種情況下在腕關節、股骨s頸尤為多見。

大家知道,引起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缺鈣,因為支撐人體骨骼的主要物質是由富含膠原的有機質和以鈣、磷為主的礦物質組成。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胃酸分泌減少,鈣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鈣的丟去率日趨增加。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女性50歲、男性60歲以后。當人體鈣的攝入量過少時,為維持其生理功能,骨組織里的鈣就會游離出來加以補償,即所謂"鈣遷徙"。這種人不敷出的狀態長期延續,骨質就會變得疏松多孔而易于骨折。

鈣過盛:

補鈣過量會引起高鈣血癥,容易出現體內腎結石和膽結石,甚至導致兒童骨骼過早愈合,影響正常發育。鈣的天然同位素共有24個同位素,其中三個走穩定的,放射性對人體的傷害有待研究。

中國營養標準:兒童每天需鈣量為800毫克,青少年需鈣量為1200毫克,成人需鈣量為800-1000毫克,孕婦乳母需鈣量為1500毫克。

人體對鈣的補充量:不低于200毫克。

鈣無天然或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被認為是抗癌元素。

(20)磷:元素符號P,原子量30.9737。

磷是重要的生理元素,是核酸,磷蛋白的組成元素。磷還是軟組織的組成部分,人體所有細胞都含有磷。磷對于肌肉、骨骼、牙齒、皮膚、指甲、頭發等都是重要組成元素。人體含磷650克左右,85~90都在骨骼和牙齒中。正常成人骨中含磷約占成人體重的1%,總量約為600一900克,占人體總合磷量的80%。磷與鈣共同構成骨骼和牙齒,其質量比例是2:1。

人體磷缺失:

人體磷缺失非常少見,因為幾乎所有食品都含磷。但是,長期使用抗酸劑的人,或嚴重身體應急,如曲骨折,必然導致堿性血液,也會缺磷。磷缺失表現為肌肉無力,食欲缺乏,骨骼疼痛。嚴重的導致佝僂病,軟骨病等。過量的鐵、鎂、鋁是抑止人體吸收磷的因素。適當的鈣磷比、乳糖和維生素D,促進人體對磷的吸收。

人體磷過盛:

磷沒有中毒記錄,但含磷量過盛,會抑止人體對鈣的吸收,造成鈣缺失,引起神經興奮而抽搐。最佳的補磷劑,是與鈣配比,使用磷酸鈣、卵磷脂、以及磷酸二氫鈉。

人對磷的需求量:

每日為800~1200毫克, 重體力勞動者1.5克,兒童為1~1.5克,孕 婦和乳母2~2.5克。

磷的放射性同位素是32P,與穩定同位素31P混合存在在試劑或食物中。對于癌癥術后康復患者來說,是暫時廻避的元素。

(21)鉀:元素符號K,原子量39.0983。

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參于細胞內糖和蛋白質的代謝。鉀比鈉活潑,金屬鉀與水或冰的反應,即使溫度低到-100℃,也非常劇烈;與酸的水溶液反應更為劇烈。金屬鉀在空氣中燃燒,易生成橘紅色的超氧化鉀。金屬鉀與氫氣反應很慢,但在400℃時反應很快。金屬鉀與一氧化碳反應能生成一種爆炸性的羰基化合物。含鉀的化合物能使火焰呈現紫色。

鉀鹽是重要的肥料,是植物生長的氮磷鉀三大營養元素之一。

金屬鉀已發現的同位素從鉀-32到鉀-55一共有25種同位素(其中鉀-38有兩種不同的能量狀態)。常見的穩定的鉀是鉀-39,另外一般而言,我們所說的鉀的放射性同位素是鉀-40和鉀-41,豐度分別為(0.0117%,6.7302%)。β-放射性。要把鉀-39變成其它的同位素可以采取中子活化的方法,用中子去轟擊鉀-39的靶,鉀-39俘獲一個中子變成鉀-40,反應方程式為:(K-39)+n→(K-40)+γ,n是中子,γ是鉀-40原子核退激時釋放的光子。鉀被認為是14C生理能量以外的人體輔助能量之一,鉀的放射性對人體既有利,又有害。

人體鉀缺失:

“夏打盹”醫學上也稱之為“夏季倦怠癥”,它是由于夏季炎熱,溫度過高,使人體大量排汗,而隨汗液可排出大量的鉀元素,又因鉀元素得不到及時補充,從而導致人們夏季倦怠疲勞、精神不振。

夏季缺鉀不僅精力和體力下降,而且耐熱能力也會降低,使人感到倦怠無力。嚴重缺鉀時,可導致人體內酸堿平衡失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全身肌肉無力、懶動。此時,有些人為了使自己少出汗而過量地飲用鹽開水。殊不知,這樣做又容易加重心臟負擔,使體內鉀、鈉平衡失調。而適當補充鉀元素則有利于改善體內鉀、鈉平衡,既可以防止血壓上升,又可防止血壓過低。下面介紹一些含鉀元素較高的食物。

鉀是人體生長必需的營養素。它占人體無機鹽的5%,對保持健全的神經系統和調節心臟節律非常重要。它能防止中風,維持正常的肌肉收縮,與鈉共同維持體液平衡。臨床上有許多病人因各種原因缺鉀,如頻繁嘔吐、腹瀉和長期胃腸引流使鉀從消化道中的排出增加;某些腎臟疾病和應用排鉀利尿劑使鉀從腎臟排泄增加;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癥患者或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促使鉀排泄增加;高溫作業、高強度勞動和訓練,造成大量出汗而損失鉀等。上述原因導致體內鉀的總量減少,當血清鉀低于3.5mmol /L,結合病情可判斷為低鉀血癥。

缺鉀時臨床癥狀常為原發疾病掩蓋,鉀缺乏使神經肌肉應激性降低,全身無力,反應力降低,嚴重者可至軟癱和呼吸困難;消化道功能紊亂,有厭食、惡心、嘔吐、脹氣,嚴重者有腸麻痹和腸梗阻。缺鉀使心肌應激性增高,出現心律失常,可有房室傳導阻滯,甚至發生房顫和室顫。

缺鉀的治療應在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去除病因的基礎上,減少失鉀。在醫生考慮藥物補鉀的同時,輕度缺鉀和慢性缺鉀能口服進食的病人,應該多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

我從許多資料中看到,鉀這種礦物質對于治療嚴重高血壓、中風、肌肉萎縮、心臟病、軟骨病、甚至癌癥都有作用。而且鉀在拯救生命的過程中到底能起多少作用目前尚未證實,

人體鉀過盛:

血清鉀測定>5.5mmol/L時,稱為高鉀血癥。正常從飲食中攝入鉀量遠低于腎臟排鉀量,故引起高血鉀的原因大多與腎功能減退,不能有效地排出鉀而致體內鉀增多有關。可分為三類:a.腎排鉀困難,如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少尿階段、鹽皮質激素不足等;b.進入體內(血液內)的鉀過多,如靜脈輸入過多,過快,輸注大劑量青霉素鉀鹽或大劑量庫存血,服用含鉀藥物等;c.細胞內鉀移入細胞外液,如缺氧、酸中毒、持續性抽搐、大量溶血、大量內出血、大血腫、擠壓綜合征等均可使細胞內鉀釋出。供參考。 腎臟病人的“隱形殺手”——高血鉀上海瑞金醫院錢瑩如果腎臟調節水分和電解質的功能喪失,腎臟病人就會發生少尿 和水腫。少尿時,由于排鉀減少可有鉀潴留,使用保鉀利尿劑的病人 在浮腫消退時,可出現高血鉀。當血鉀>6.5毫摩爾/升時,即可導致 患者的心臟在數秒至數分鐘內停止跳動。因此,說高血鉀是慢性腎病 的“隱形殺手”一點兒也不過分。 輕度高鉀血癥是指血鉀<6毫摩爾/升者,一般需要密切觀察,嚴 格限制攝入含鉀量高的食物和藥物。含鉀高的藥物包括部分中藥、血 制品、某些降壓藥和保鉀利尿劑等。高鉀食品有香蕉、柑橘、土豆、 西紅柿、南瓜、茶葉、醬油、味精等。通過冷凍、浸泡、棄去湯汁, 就能減少這些食物中的鉀。 中、重度高鉀血癥是指血鉀>6.5毫摩爾/升者,除需注意以上事 項外,還應靜注葡萄糖酸鈣、5%碳酸氫鈉(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高滲葡萄糖(需皮下注射胰島素)和進行透析治療。

人體對鉀的需求量:

鉀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元素,一般成年人體內的含鉀元素150g左右,其作用主要是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因此,人體一旦缺鉀,正常的運動就會受到影響。鉀的日推薦攝入量’2000~4000毫克之間。

天然鉀中混有放射性40K。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