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課聽課筆記三

神奇的葡萄溝之旅

今天宋潔老師授課《葡萄溝》,通過音樂、圖片、朗讀和表演給學生一種新奇的體驗,和學生一起踏上神奇的葡萄溝之旅。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是一個詩情畫意的課堂,一上課,老師便播放一小段新疆舞的視頻,老師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學生也學著老師的樣子在音樂聲中揮動著手臂,開心地舞蹈。

此時可能有老師質疑:語文課需要這么花哨嗎?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說起,二年級的學生對直觀的景象更感興趣,也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本單元的主題是通過介紹可愛的家鄉讓學生初步了解祖國山河壯美,風俗各異。舞蹈視頻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沖擊都相當強烈,讓學生迅速進入到這種情景中,對新疆的民俗和風情有更直觀的認識。

接下來出示學習目標:

讀: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說:把自己想到的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通過學生讀和說明確了問題的答案:葡萄溝水果多,葡萄多,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

老師相機出示描寫葡萄多的段落,指導學生反復讀,單人讀,齊讀,挑戰讀,配樂讀等,學生奶聲奶氣的朗讀聲也像清泉流水,悅耳動聽。

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老師設置填空式背誦,檢測學生語言積累。

為了讓學生對五光十色的葡萄有更直觀的感受,老師拿出一筐各種色彩的葡萄道具,找幾個學生每人挑一串葡萄別在黑板上事先粘貼好的葡萄藤道具下,再大聲說出:“我喜歡的葡萄是暗紅的!”“我喜歡的葡萄是青綠色的!”等,這些光澤鮮艷,造型逼真的葡萄道具讓孩子們愛不釋手,對文中的色彩描寫有了更鮮活的印象。

接下來,讓學生找出描寫制作葡萄干的段落,用筆畫出制作的步驟,再用連接語練習說句子。

緊接著,老師又端出了一盤葡萄干,發給學生品嘗,同時播放新疆的樂曲做背景,學生仿佛坐在吐魯番的葡萄架下,相互交流著葡萄干的顏色和味道,那場景真是別有風趣。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宋老師又設置了拓展練習,小組合作完成導游詞,通過完成導游詞,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章的主要內容,語用訓練落到了實處。

本課調動了學生的視覺、味覺、聽覺,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葡萄溝的葡萄,讓學生入情入境,在感受文字美的同時,對大美新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