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東西最重要

當你在學習時,當你在社會實踐時……有看得見的行為,有看不見的知識。

大學四年,每個人做差不多的事情,為何最后差距那么大?

首先,是做每件事的態度。

有人就是有處女座情結,追求完美。記得有一個+1原理,所有都比別人想得多一步,做的多一步,你就贏了。比如要做一個PPT,別人會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都寫上,形式生動活潑一些就好了。但你呢?這些只是基礎,還要注意一下如何有邏輯的將你的idea表達,步步深入人心;是否考慮一下受眾的情況,包括興趣、知識水平;是否要想一下現場可能發生的情況,一些意外(時間、現場觀眾提問)你又如何應對?做一個展示,與你而言,就是策劃一個小活動,你就是這個活動的把控者,能不多想想嗎?

其次,是對每件事的總結。

在大學,大家社會經歷都不多,so要在有限的經歷中挖掘體驗的深度,即每一件事你學到了多少。比如,參加一項志愿講解活動,在人員集合、工作交接、新人引導,在游客引導順序等,從負責人、講解員身上甚至游客身上進行深入反思。

然而,現實是很多人缺乏這樣一種思考。

首先,要多觀察。觀察主要人物的行為、語言;觀察制度設計;觀察人際關系……在細節觀察中培養對社會的感性認知。另外,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在車上靜靜想想,或者在日記、手記中寫下想法。人生經歷的“三度”(深度,廣度,寬度)就是在這樣的點點滴滴中積累起來的。

最后,是一個說的爛的話題——堅持。

有個朋友,做起事來一陣一陣的,說要減肥,最多堅持兩星期,在就要見效的時候放棄;一個寢室,說要晚上一起背單詞,堅持了幾天,小同盟便瓦解了。這樣的事情,在眾人中很是普遍,人本性便是如此嘛,追求舒適,能夠沖破這種本性的,都像是開了掛的。堅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不管它多么簡單,都是對人的劣根性的宣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戰勝自己。

堅持最難得在初期,習慣未形成時。這時候,你要尋找一個強大的外部壓力,比如為了逼自己學好英語,在你的四六級都還不錯時,可以報一個雅思或托福,高昂的報名費逼自己不敢松懈。然后,制定一個計劃,避免盲目。最后,把大目標分解為一些小目標,及時給自己一些小獎勵,讓自己擁有小小的滿足感。待習慣養成,不做都難受。

這些東西,看不見 摸不著,你不說別人不知道,你不做自己短期也不會發覺,完全沒有像任務沒完成的負罪感,但就是這些東西阻礙了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這些基礎能力的培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王老太回來后,原本土色干癟的臉更加難看了,敬老院那個瞎子老太太吃喝拉撒睡,甚至吐口唾沫也要人照顧的情景浮現在眼前,...
    北庭書生閱讀 470評論 0 0
  • 劉雙鶴,焦點二十四期,平頂山,成長分享第301天,(2016.11.6星期日) 幾天繼續感受到身體的蘇醒,一直以來...
    在路上_1閱讀 366評論 0 1
  • WiFi的標簽 都知道的,要看Android log如果不加過濾器,那么對應的信息量極其的龐大,要在這些大信息量找...
    噠噠luada閱讀 1,540評論 0 2
  • 六年前,老公出國務工,我為了照顧上小學的兒子,在市區找了這份超市里的工作。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我由于家遠,又是一個...
    捱過我的夢魘閱讀 265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