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報名參加的這次共讀,到今天已經滿4個月了,雖然還在端斷斷續續地聽著永澄老師的領讀,但那只是因為養成了聽課的習慣,我的心并沒有在那里。
臺版《快思慢想》一直擺放在書桌上,我卻很久沒有讀了,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讀這本書,報名時正處于亢奮狀態,現在卻走入了低谷。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我已經無法說不清楚,湊熱鬧的成分占據了很大的成分。書是好書,可惜我讀不進去,永澄老師的領讀不能說不精彩,但我始終進不入狀態。
還有區塊鏈,明明沒有什么興趣,卻也跟風去參加眾籌,結果遭遇黑天鵝事件導致損失慘重,這能埋怨李笑來老師嗎?曾經有過退出的機會,我沒有抓住,還再次去投,雖然錢不多,但損失又加大了。
學會深入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可盲目追風隨大流,這些都是李笑來老師在專欄中一再強調的內容,如果我真的聽進去了,就不會頭腦發熱去參加眾籌,區塊鏈是什么還沒有弄明白,錢就投進去了,這不就是系統一在搞事嘛,我的系統二為什么不阻止它呢?問題出在哪里?也許現在真的要帶著問題去讀這本書了,還有專欄的文章也要重新去看,不是因為已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是要找出自己為什么一而再地跌入深坑的原因。
找出答案吧,這是為了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