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就是我們的對手,了解對手做什么,對我們做出決策具有很大意義。競品分為直接競品、間接競品和潛在競品(也叫行業領先者或異業競爭者)。做競品分析是為了了解和研究分析并學習我們的對手。
意義和價值
需求點優化主要來源4個方面:競品分析;數據分析;用戶訪談;自己深度體驗產品;
競品分析內容
背景分析
公司資源/背景 ?---通過公司背景,了解他們的資源情況,類似股東結構; ? ? ? ? ? ? ? ? ? ? ? ? ? ?
團隊背景---了解團隊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可能擅長什么和不擅長什么;
人員構成---有多少人,都是怎么分布的,人力資源情況;
組織架構---組織架構的情況;
公司愿景---公司愿景和未來發展方向,考慮團隊和公司背景匹配度;
成本構成---目前公司的業務和主要成本構成有哪些;
定位分析
產品定位/愿景---產品解決的痛點是什么?如何解決的?
目標市場定位---你的目標用戶和市場是什么?
產品差異化定位---和目標產品的構成和行為特征,體驗的差異化;
產品分析
表現層(視覺設計)---你看到的是什么;
框架層(頁面布局)---這些區域和位置如何來決定表現層;
結構層(信息架構)---用戶是怎么來的,又去了哪兒,哪些結構該出現在哪里;
范圍層(功能需求分析)---按照功能和特性,表現的是否合理,如何決定結構層;
戰略層(產品目標定位)---需要什么樣的功能和特性;
策略分析
運營策略---運營手段,歷史運營內容,時間跨度,運營經過,運營項目之間是如何配合的以及參與人數和活動效果;品牌策略,slogan的變化,品牌形象包裝的變化;分析競品的運營策略與產品策略結合后如何進行整體品牌的定位;
市場策略---價格策略,主要考慮成本、市場、競爭等,企業根據這些情況來給產品進行定價;產品策略,產品的界面設計、商標等,給產品賦予特色,讓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渠道策略,如網絡推廣,qq群,社區,事件營銷等;促銷策略有折扣、返現、抽獎、免費體驗等多種方式。
盈利模式---客戶價值,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連接邏輯;企業資源和能力,企業自身部門,企業與渠道,企業與行業的連接邏輯;盈利方式,商品、流量、用戶等;分析對比不同競品的“賺錢”邏輯;
用戶分析
用戶數據---用戶類別,主流用戶,普通用戶,用戶的構成比;
用戶構成比例---目標用戶,用戶基數,用戶口碑,用戶行為;
用戶場景---用戶場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會使用;
競品分析的步驟
具體細分為準備階段(確定目標,確定競品,收集競品,體驗競品); 收集分析階段(收集整理,分析總結);
確定目標
業務角色
公司高層:相對傾向于競品的背景分析,定位分析,策略分析;
產品/市場/運營:傾向于競品的產品分析,用戶分析,策略分析;
業務階段
從0到1的新產品比較適合做全面的分析--背景分析,定位分析,產品/策略/用戶分析等;
已上線的產品可以做日常分析,版本最近更新的模塊及內容表現,對于的產品,市場數據表現等;
收集競品
收集原則
基于自己的分析目標,將直接對手,間接對手,潛在對手的產品收集起來,便于篩選。
收集網址
Producthunt.com
Next.36kr.com
Today.itjuzi.com
www.Mindstore.io
確定競品
多采用2/8原則,密切關注核心對手中20%比較突出的競品即可,一次選擇1~3個優質的競品;
根據時間,適當關注 間接對手、潛在對手中響應靠前的,選擇1~2款
體驗產品
產品核心流程;
用戶行為路徑;
文案,交互,視覺;
功能響應;
收集整理
信息來源
一般行業公開數據;
已知數據進行推測;
其他模式搜集數據,體驗估算、技術抓取、間諜模式;
收集網站
艾瑞,友盟,IT橘子,拉鉤,crunchbase;
總結方法
對比法,結合分析目標,理清各項分析方向后,認真客觀的進行對比分析;
swo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報告文檔撰寫建議
文檔結構
行業現狀及趨勢分析
競品背景對比分析(確定分析匯報對象、確定分析目標,確定競品)
競品定位對比分析(產品定位、目標用戶對比)
競品產品對比分析(核心功能、用戶體驗)
競品策略對比分析(產品策略、運營策略)
競品用戶對比分析(用戶構成、場景分析)
結論(總結及建議)
文檔表述
結構清晰,提供目錄,區分章節,規范段落
排版清晰,段距、行距適中,字體大小有層次感
圖文并茂,多用圖表,不容易描述的地方要加截圖
語義表達,避免過于主觀的描述和表達
這里所描述的就是競品分析所要了解,要做的方法,具體很細的模塊還需要自己多學習,多練習,多總結,這樣才能對產品有更深入的認識,即所謂的產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