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是《死亡詩社》,1989年的電影,那個時候我才剛剛出生,哎喲,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
看到這個名字的第一印象,我以為是個恐怖電影,畢竟是跟死亡有關的嘛,所以我一直沒敢點開看,后來聽說不是恐怖電影,所以昨晚我就看了一下,結果一發不可收拾,2個小時的時光就和它一起度過了。
本片主要講述的是一群受傳統教育的學生和一位反傳統教育的老師之間的故事。影片開頭,校長問,何為四大信念,學生們正經的回答,傳統,榮譽,紀律,卓越!
可是等到私下同學之間的回答卻是,模仿,恐怖,頹廢,污穢!
是不是很打臉,但是想想現在社會不也是一樣,有很多說一套做一套,想要做真實的自己,卻又不得不帶上面具。
接下來尼爾(圖片中間的那位小鮮肉)的老爸,竟然又回來找到兒子,因為覺得他課間活動太多,讓他取消報社助理的活動,尼爾想要爭取機會,老爸卻說,只有當他考上了哈佛,考上了醫學院,他才是自由的,現在必須聽他的,他是為了尼爾好!
應該現在還是有很多父母,會以自己的角度說,我是為了你好,你必須聽我的,然后根本不聽孩子的想法,就自以為是的為孩子去做任何的決定。想想就感覺很可悲。這根本不是愛,而是控制!
好在這群孩子遇見了一位新來的老師基丁,開始了新的體驗。第一堂課,老師讓學生們把書中對詩歌解析的那部分給撕掉,并且讓他們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詩歌,去看待生活。
第二堂課,基丁讓大家站在講臺上,去體驗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并且努力去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當你換種角度,才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一樣!
第三堂課,學會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不能因為求同,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想一想多少次,我們為了讓父母開心,讓他人開心,而去委屈自己,慢慢地連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更加不敢去追尋!
因為基丁的影響,尼爾他們又開始了古詩社,一群孩子在晚上去到山洞里一起讀詩,一起放松。
尼爾在后來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是戲劇,他想要演戲,但是父親不同意,基丁也多次跟尼爾說,他應該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父親,因為害怕,因為擔憂,尼爾一直沒有說,當他表演完,父親卻出現了,并且冰冷的把他拉走。
回家后,父親和尼爾有了爭執,父親問尼爾的想法是什么,尼爾什么都沒有說,卻在晚上用父親的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尼爾的離開,也讓基丁被學校開除,因為是他教導孩子們要學會去體驗新事物,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這跟學校的目標不一樣,學校只是想要孩子們考上大學,其他的順其自然的發展。
最后基丁離開了,可是孩子們卻不舍得,他們站在桌子上,大聲的叫"船長,我的船長"這是他們第一次獨立的發出聲音,一個愿意承擔后果的選擇!基丁最后給到他們欣慰的微笑,因為他知道,他們已經長大,已經學會如何獨立地去面對生活和夢想!
一個詩人的死亡,是因為他無法接受現實,只能把自己揉碎,去抨擊這個世界!向死而生,也是為了讓一部分老舊的思想死亡,才能開始新的思想,新的重生!
最后我們以影片中的一句經典詩歌結束,希望大家有機會看一下這部影片,會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勞勃佛洛斯特說過,樹林里兩條岔路,我選擇人走得比較少的那條路,那里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