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然看到一卷殘缺不全的《旁觀者》,那是第三卷。我以前一本也沒看見過。
我買了它,讀完了它,讀得十分愉快。
我認為文章寫得極好,如果可能的話,我還很想模仿它。
抱著這個念頭,我取出其中的幾篇,把每句的大意摘要錄出,放置幾天以后,再試著不看原書,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適的字,就記下的摘要加以引申復述,要表現的跟原來的一樣完整,把原篇重新構建完成。
然后我又把我寫的《旁觀者》拿來與原來的比較一下,發現我的一些錯誤并加以改正。
但是我發現自己缺乏詞匯,或在記誦和運用詞匯方面缺少準備。
我想如果在那時以前我還繼續寫作詩的話,一定能獲得豐富的詞匯。
因為為了和律和協韻,寫詩常常需用意義相同而長短不同、聲調不同的字,這樣就會把我擺到繼續不斷搜求大量詞匯的需要下,也會幫助我記住它們而能運用自如。
因此,我把一些故事改寫成詩,過了些時候,當我把那散文已完全忘凈了,我再把詩改寫成散文的格式。
有時我也把我記錄的摘要大意打亂,幾個星期之后,當我開始理出整句,完成全篇時,就先竭力使它們還原為最好的次序。
這樣是為了訓練我的構思能力。
而后再把我的作品與原文比較,發現錯誤,再改正過來。有時我竟發生妄想,在某些意義不大的細節上,認為我已是十分幸運的改進了原文的方法和文體,而這妄想鼓勵我自以為可在后來成為一個過得去的英語作家。
對于當作家,我是非常有雄心的。
我做這些練習和閱讀的時間是在晚上下班以后,或在早上開始以前,或在星期日。
星期日我總設法獨自留在印刷所里,盡力避免平常出席公眾祈禱會。
這件事,在我父親管教之下時,他時常嚴格的要我參加,不過我實在仍認為那是一種義務,雖然對我來說,我勻不出時間去參加這種活動。
——《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是如何學習寫作的?用模仿的方式刻意練習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 01 - 富蘭克林,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美國獨立戰爭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杰出的政治家、物理學家,美利堅開國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