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
相信自己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你的生意伙伴和朋友喪失了自信,也會削弱你自己的力量。這樣一來就無法作為個團隊來發揮力量了。
如果同伴喪失了自信,那和你發揮不出能力是一樣的。即使是工作上的伙伴,也請你將他能做的事列舉出來,培養他的自信心。如果伙伴也是自信滿滿,則一定會發揮出巨大的力量。
想要讓周圍的人保持自信,首先浮上我們腦海的可能就是夸獎。一般來說,人都是越夸越棒,但事實上夸獎也不是萬能的。有時候夸獎很有效,有時候卻不盡然。
夸獎只在上級對待下級時才有令人期待的效果,而限于下級對這位上級的話發自內心的接受。但是你工作中的搭檔不一定是你的部下。也許會是其他部門的部長,還有可能是某位專家或合作公司。對于這種非上下級關系中的夸獎就必須要引起注意了。如果被下級夸獎,人的心情可能會正好相反。
其實除了夸獎以外,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那就是講出對手做得到的事、很棒的事、自己抱有好感的地方,總之將一切從自己內心產生的發現和感覺都一一列舉出來。這種方法一般被稱作“傳私信”。不是告訴人家你的判斷,而是告訴對方你已經從心里明白了他的行為。比如說:
“我讀了您的報告。您查得非常細致,讓我深受其教。以后我也要將工作做到細微之處。”
聽到這樣的話,任誰也不會覺得反感。就算有人覺得這樣說也很討厭,那也不過是對方自以為是的感受,如果他做不到無視,至少也不會真的沖口而出:“你不許這樣想!”只要告訴對方他在你身上起到了什么好的影響,他就會自發開始行動了。
《10秒鐘就行動!》 P155-157 藤由達藏
【I·講解引導】
本段講了給他人自信,鼓動他人行動的方法。給他人自信,大家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夸獎——告訴對方對方很棒之類的語言。不過,若要夸獎有效,需要具備倆條件:上級對下級,且下級還要能接受上級的話。但是,工作中,與你合作的不見得都是你的下級,而有同級、外部合作者或上級,那么,想要鼓動對方,是不能通過直接夸獎的,該咋辦呢?
作者給出了一種方法,“傳私信”。所謂“傳私信”就是,把你看到的對方的行為以及你的感受都告訴對方,特別是對方做得好的地方對你的影響。就比如片段中舉的例子,“您查的非常仔細”,這是描述對方的行為,而后面的“我深受其教。以后也要將工作做到細微之處。”就是講對方的行為給自己的影響。描述客觀行為,這個適用于任何情況,具體到細節的夸獎更有效,而描述行為就是一種細節展示得方式。在“傳私信”方面,也要以細節來為影響做鋪墊,好使“私信”得內容更加真實與具有說服力。描述完細節,重點是要描述對自己得影響。這個影響是自己的感受,屬于主觀的感覺,對于對方來說,不論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私信“,對方至少不會很反感。就這樣,通過對對方的行為描述以及對方行為對自己的影響或感受,讓對方受到鼓舞。
夸獎與“傳私信”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前面說的,描述行為細節。不同的地方在于,夸獎更多的是判斷與評價,是對被夸獎對象的評價,評價一般是上對下,而“傳私信”著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與所受的影響,是由對方行為引起的自己的感受,不是評判對方,非評判的感受,能讓同級、上級接受,而對于下級,為了維護上級的權威,還是用夸贊比較好。
【A1·聯系經驗】
工作中,我會跟老師打交道。很多時候,需要恭維對方。但是,有時候一些恭維的語言說出來,自己都感覺不是特別妥當。比如,今年camp中,leader 老師在為大家整理活動照片——這事其實他也可以不做,但是他還是做了。他發出來整理的文件,我回應的話一般都是,“x老師,您真是好厲害,這得花多少時間。佩服佩服。”
老師厲害不厲害得,屬于我的評判。所以,這話我自己說了都感覺別扭。而如果我改成,“x老師,您認真整理這些可以不用整理的照片,想必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并且照片還分門別類的整理了。這精益求精的態度與精神,讓我深受感動,以后我會在與你們的合作中,像老師您一樣,力求完美。”
【A2·規劃應用】
目標:周末結束前,對我先生使用一次“傳私信”。
【文尾吐槽】
1、以前學過,夸獎需要加上細節,才具有說服力。“傳私信”的方式,特別讓我覺得是新知得地方是,加上對方對自己的影響。有細節,有影響,簡直是太有說服力的夸贊了。
2、對下或對后,可以用判斷式的夸贊,但是畢竟給人下判斷與評價是種人格不平等的事兒,所以,還是更多的講講,對方的行為細節如何,你有啥感受,來得更有說服力與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