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鎮是紹興四大古鎮之一。今去安昌古鎮游玩了一圈,卻又是最有味道的。
"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是人們對安昌古鎮的贊美!紹興的千年古鎮——原汁原味的安昌。
古鎮的年味。
古鎮進入后依次走過的長廊
深深的長弄堂,看到就能勾起童年的回憶。
安昌古鎮最有名的就是這些臘味制品了,一串串臘雞臘鴨臘鵪鶉掛在門前,自然就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了。? ? ?
安昌古鎮臘貨的新品種—臘鵪鶉,這里還有曾被《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安昌臘腸和仁昌醬油,來到安昌一定要嘗嘗哦。
走進后院,場院上密密麻麻排滿了戴著“斗笠”的醬缸,蔚為壯觀,濃郁的醬香氣撲鼻而來。作為紹興“三缸”之一的醬缸有著歷史悠久的醬文化。悠久歷史積淀和清代晚期以后揚名得意,最終使得紹興醬制品譽滿海內外。作為紹興一分子的我自豪呢!
? ? 這是安昌古鎮的中國銀行舊址。
? ? 進入銀行可以看見一個大大的柜臺,柜臺內幾張桌子上擺放著一些帳簿、臺燈、算盤、電風扇之類當年用過的物品,靠墻放著一個舊櫥子,旁邊還掛著一只掛鐘和老電話。
古鎮,小橋,流水,人家。
江南風味,水鄉情濃。臨水而建的小鎮,處處透著生活氣息。
水鄉小橋多,人家盡枕河。
搖著烏篷船,唱一首水鄉之歌。紹興烏篷船行則輕快,泊則閑雅,或獨或群,獨則獨標高格,群則浩浩蕩蕩。烏篷船是水鄉的精靈,更是水鄉的風景。
白墻黑瓦、青石板路安昌古鎮里的古橋流水人家,這就是江南水鄉的第一印象!
說唱戲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
靠河的街道邊,擺著桌椅,可以吃飯,喝茶,發呆,聊天。
不侵擾,不喧鬧,歲月輕流走,依稀可見曾經的繁華,不同今在。
在古樸的老街走走,感受古鎮那質樸的生活氣息。
我們全家撐著雨傘,走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我心里便有了一種閑適之感。河兩邊停靠了許多招來生意的烏篷船。? 我底下頭問了一聲價格,老伯說40元一趟,大概1.5公里,每只小船可以乘坐3人,本想坐一回,只因下雨,不方便,其實是一條簡單的小木船,上面罩了幾個黑色的罩子,罩子下有小板凳。有游人來的時候,船翁只需將罩子拿開,攏在其他罩子上,游人便可在板凳上坐下,下雨天,游人需自己撐起雨傘,船翁走到船尾劃槳,這時候,游人便可觀賞河兩岸的景色啦!
雨天的古鎮,自有一番別樣的風采。我們到達安昌古鎮的時候,只見安昌古鎮籠罩在一片煙雨之中,好一派江南煙雨的風光,好像誰給古鎮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輕紗,既朦朧又風姿綽約。安昌古鎮,沿河而建,逆流而上,河中間是舊石拱橋,連通了兩岸的民居。河兩邊是黛墻青瓦的古民居,現在都已形成了商業街,但大部分是賣吃的,扯白糖,龍須糖,我看了垂涏三尺買了一包品嘗,還有賣印著字的米糕的,有賣自制的糖果的,更多的是賣臘魚、臘鴨、臘肉、臘腸等各種臘味。這也是安昌古鎮的一大特色吧。或許安昌古鎮就是用這種特別的方式,讓游人記住他。
安昌古鎮,下一次,再來看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