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ang
金秋時節,趁著暑氣已退,但還沒有太冷的時候來到浙江紹興。游玩期間同步寫幾篇游記,說說此刻的江南。
旅程第一站避開了只能見到人從眾的魯迅故居,直奔離紹興城稍遠的安昌古鎮,尋找些江南小城的原貌。
先看看百度百科的介紹: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位于紹興市柯橋區境內西北端,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始建于北宋時期,后因戰亂,多次焚毀,又于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筑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是紹興師爺的故鄉。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游人。
從紹興市中心打車前往,大概半個小時車程。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石板路了。路的兩邊有些地方特色小商鋪,滿滿的都是紹興特產。
安昌古鎮平面圖
古鎮臨河而建,一條小河貫穿整個古鎮,河中穿行著木船和烏篷船。兩邊的道路都是石板路,路旁穿插坐落著較為古老的木屋和現代新修的磚房。時不時能看到房子中走出老爺爺老婆婆,在門前的河中打水、洗衣。
古鎮沒有門票,但鎮中有師爺博物館、民俗風情園等八個參觀點,實行聯票制,票價50元。
安昌古鎮聯票
沿石板路向前,邊走邊看路邊的特色小吃攤,臭豆腐、香腸、醬鴨、醬鵪鶉、扯白糖、筍干菜,邊走邊吃,真切感受江南水鄉的小情懷。
古鎮石板路
制作扯白糖
鵪鶉
筍干菜
鎮子中沿路分散著一些景點,向游人展示著古鎮曾經的風貌,訴說著古鎮的歷史。有介紹宣卷文化的,有展示石雕技術的,重頭戲應該是師爺文化博物館了。但是無奈在這方面我沒什么了解,所以只能走馬觀花地看看,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仔細研究研究。
師爺博物館塑像
走到師爺博物館,就到了古鎮參觀的最深處。沿著小橋走到河對岸,往回走回古鎮入口,同時看看河對岸自己來時走的路。換個視角,又是另一種風景。
古鎮風貌
小橋流水人家
但是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靠近出口的仁昌醬園。
仁昌醬園
坐落在小鎮的百年老店,真實地展示了那句廣告詞:曬足一百八十天。
醬油和醬缸
還沒走到醬缸園,一股濃郁的醬油香味就已經傳到了鼻子里。
古鎮游玩共約三小時,游人不算多,有美景看,有美食嘗。到這里感受江南小情調的慢生活最合適不過。
最后,貼兩張古鎮里的發現的小確幸作結。
石板路上曬太陽的花貓
院落中的雞冠花
沒怎么寫過游記,也算是一個嘗試,還請來看的你們多多提提意見。
以上。201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