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競品分析時,大部分的人開始選擇去挖掘自身產品與他家產品到底有哪里不同,然后分析怎么競爭,怎么超越,我做了別人也在做,別人做的我要不要做,往往中間會延伸出很多問題。
認識、定位競品
首先,若是你打算做個競品分析,第一點應先判斷你的產品屬性是什么,是優化型,功能型,又或者只是在細節方面達到改善
由圖可知,競品分析的內容主要分為四大模塊,用戶習慣消費體驗、核心價值、延伸服務、功能拆分。
用戶習慣消費體驗
戰略競爭:貼合用戶行為、消費、體驗、情感價值傳播的元素核心價值
范圍覆蓋:雙方產品中的潛在博弈,細節、定位、賦予價值延伸服務
用戶、盈利:服務福利、鮮明特點、耐心、引導的價值功能拆分
產品競爭:功能比重、付費、活躍、內容展示、效果優化
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的因素影響很多,消費體驗不錯,值得做個情感方面的傳播,形成某種關聯,或者又是不同產品的細節方面,引起用戶態度上的改觀,吸引了用戶,主要體現在產品價值觀上。
但功能上若是差異不大,我們怎么去做競品分析?
比如騰訊新聞與產品新聞,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對產品重新改觀,重新認識,細微到每個細節上來,產品的核心價值觀,產品的導向,其中引起實際產品運作方式有哪些不同,也包括界面的顏色和體驗,跟著分析這兩款產品在是內容比重較大,還是功能比重較大。分析過程中,若是你發現其中的某個小功能,其實也有可能是用戶流失的關鍵,比如說是夜間模式,或者正式因為你的競爭對手,這個功能上就是比你完善,或許導致了一部分夜間用戶的流失,這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功能拆分,而這些主要也是產品與開發層面,不同競爭公司要拼的點。
來到用戶盈利的延伸服務,首先第一點要談的就是客服,客服是最直接接觸到所有用戶的渠道,無論是小白還是老手,若是談到解決渠道,都會想著通過客服去完成,而若是抱著解決問題的思路去想,用戶線下體驗相對來說不會太好。第二點是盈利模式,分清你是產品以內還是產品以外的一個服務。
競品定義
競品分級
競品存在于不同屬性環境,若是僅僅只對全局的競品分析,會覺得比較模糊,哪個才是關注的重點,如何做針對性的舉措等,都會成為下一步問題。這對其做個優先級的分類,核心競品、重要競品以及一般競品,清晰知道哪個競品,花費大的力度去制定方案;而對于一般競品,若是產品本身用戶量、功能方面都是不如你的,這時不妨可以放一放。基礎架構
從信息架構出發,直觀看到產品界面布局,結構、菜單架構等,進而分析用戶體驗。其次是功能,全方位了解競品功能,并結合自身產品的功能分析,進行功能上的優化和補充。最后是交互,比如充值過程,兩個不同的充值渠道,IOS和安卓。兩者的充值場景可能不同,如何去分析充值這部過程,其能達到什么效應,還有注冊賬號的時候,常常面臨些必填項和選填項,設置的目的以及效果。策略分析
從產品定位出發,版本介紹、推送引導和版本的反響;第二點是運營策略,主要側重于產品定位下的運營手段,達到了哪些目標,用戶體驗如何,是否需要更深一步制定戰略計劃,競品與自家產品哪種更受認可,然后去做個運營方案的策劃;第三點是盈利模式,首先需知道競爭對手怎么收費,通過投資人、廣告還是用戶,同樣功能下若是一方免費,一方收費,大多數人可能傾向于免費的,還有的是盈利模式的認可度,可能你的一些廣告在界面的投放,相對競爭對手來說,用戶可能更加傾向于他們那種,而你的應對方案又是什么?發展潛力
包括了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還可以從競爭對手的角度進行多維度的綜合分析,從而了解整個行業,比如說是你的競爭對手,已經在市場具有了一定的規模,那么也是變向說明了,自家產品在市場方面是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誰去做競爭分析?
無論是研發前期、中期還是發布上線以后、這個期間各個需求數量達到,產品會出現很多競品甚至雷同,需要盡快制定策略,規避迷茫期。
這部分主要分為兩部分展開陳述,研發與運營。從研發的角度,可以研究用戶的行為體驗,用戶的點擊次數,用戶的停留時間以及訪問次,再到用戶的虛弱心,用戶偏愛于哪類的產品,用戶黏著度怎樣,推薦機制是否到位,及時精準地推送用戶內容。
這就是研發配合運營做數據摸底,研發通過數據摸底的結果,可以完善推送機制,內容引導,而運營需要做的就是引導用戶在Tible的停留,模擬用戶的行為習慣,同時互動引導,讓用戶參與到活動當中,并分清用戶的類別,而運營經濟完成的就是用戶對于虛擬貨幣的使用,而在用戶服務層面上,通過客服了解用戶實在的需求,若是存在功能上的疏漏,反饋到研發部,而若是運營上出現問題,想法設法進行改進,必要時進行復盤。這里主要就是研發與運營在競品分工的問題。
競品分析方法論及優缺點
首先資源的建立基于我們對于現有資源的把握,它可以來自于主動收集,平常的人脈拓展,或者關注公司日常的運營情況,而擁有了這些資源后,我們再進行資源的利用。當我們進行競品分析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下的圖進行分析
通過以上認識到競品的方方面面,延伸到競品的長與短,可以從產品的一級、二級往下的功能羅列成一張表格,哪些部分是有的,暫時不需改進的,可以打個勾,而那些功能還需完善或者完全沒有但是急需的打個叉,這就很直觀地看出功能上的長與短。第二點就是產品版本,對于競品的版本更新的時間及內容,也可以進行對比。另外一點就是從功能入口的角度,可以是注冊入口,競品與你在該流程下達到的目標,最終完成的轉化率怎樣,同時在交換過程中,用戶真實的反饋是什么,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分析完競品和自家產品的優缺點后,我們得進行自檢自查,從產品和研發的角度進行分析
除了分析現有的優缺點,還得對些隱形的因素去分析,是否存在產品功能設計上的空隙,競品分析要具備兩種要素
- 自身產品和競爭產品是否包含大量的空隙
- 所含空隙可以滿足某種需求或者某些使用或功能或心理價值
結論
在競品分析的時候,若是必要的時候可以對競品進行還原,但若是我們處在分析重點、目的找不到、難以得到競品分析的相關命題,且不確定任何因素,沒必要在競品上面糾結了,也沒必要帶上個人的主觀因素而得出些事實而非的結論,這些都可能影響以后公司的決策,所以寧可無結論,也別蒙一個結論。
而當我們有了個結論之后,就可以進行產品的規劃,通過分析數據,得到產品比重上的區分,可以是價格性價比、功能性價比、用戶體驗比或者服務比,精準地做份競品報告,而不是沒有目的性地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