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獨立咖啡館必不是隨手即摘得的路邊花草,她或匿于遙邈曲折的深巷,或隱于平凡無奇的高層,“武陵人”唯有“忘路之遠近”之時,才得以“忽逢桃花林”。
于此,你逢得了什么?
七月流火,初見。彼時明媚清朗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向小店的一角,素色木質椅、亞麻靠墊、花瓶里一簇淡紫色的滿天星、綠毯及地,窗外十一層高樓處的天藍得洗練澄明,屋內空氣里浸透著一種精致的慵懶,舒適自然,心頭忍不住生了歡喜。
她叫“echo”,希臘神話中那個愛得凄美的山林女神的名字。她只能重復他人之言,懷揣著無法表達愛慕之情的遺恨而亡,終化了空谷回音。而這家店,則以另一種方式彌補著這種無言的遺憾。每一杯咖啡融化有對咖啡執著的熱愛,每一件器皿承載著對質感與實用性的雙重追求,每一處陳設浸透著接納與包容的溫柔善意。而每一個在這里的人,若能體驗到似曾相識的感覺,便是一份珍貴的回應,因為他們在目之所及、耳之所聞、舌之所品間逢著了自己,逢著了心之所向。就像“物以類聚”,這家店并不曾向你招手,但你卻不自覺得走了進來,坐了下來,點一杯單品,一切自然得恰到好處。
幸運的話,店長會邀請你品嘗一小杯剛剛發酵好的冰滴咖啡,雙層杯輕晃,冰塊發出細微卻清脆的碰撞聲,入口清爽柔和,香氣一層層散漫開來。這咖啡由冰塊融化后的冰水一滴一滴穿透咖啡粉萃取而成,融進了漫長的時光與靜待花開的平和心境,品嘗時自是別具風味,似牽衣待話,且待衷腸娓娓道來。
年底臘月間,重逢。太原的霧霾一日重于一日,窗外蒙蒙的天色像是玻璃沒擦干凈一樣,半年間疲于應對工作和考試,才得清閑,便邀約好友一道重訪故地。店里還是老樣子,但器皿陳設明顯多了起來。咖啡還沒點,店長就拿來前些日才做好的手工牛軋糖給我們品嘗。我們就像是過年到長輩家做客的孩子一樣,歡歡喜喜地吃起來,嚼勁十足但一點不粘牙,滿口濃郁的奶香讓人格外滿足。店長一邊做著咖啡,一邊和我們閑聊,就像是老友一樣聊起咖啡店近日舉辦的活動,聊起之前到過店里的朋友,播放的音樂輕松自然得像空氣一樣,不著痕跡但不可或缺。
店長說:“我真是無法想象一座城市若沒有咖啡館會是什么樣子。”
是啊,我們整日穿梭于鋼筋鐵泥的城市森林中,行色匆匆,忙于生也忙于死,而獨立咖啡館像是一盞盞溫暖的小桔燈,點綴在這片冰冷的灰暗之中。你可以一個人來,點一杯溫暖濃郁的熱可可,用口中的甜化解心頭的郁結。和店長聊聊近日的煩惱,吐槽一下奇葩的老板,抱怨一下生活的不易,甚至暢想一番熠熠發光的遙遠夢想。盡管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要對陌生人滿懷猜忌和警惕,但事實是,我們更容易對陌生人敞開心扉、坦誠相待。這種特殊的親近不會涉及任何后果,讓我們得以卸下重重社會身份的面具與心理的重負,同時我們也對聽者不帶任何偏見與期待,當我們不那么渴望被理解的時候,往往會驚奇地發現自己被理解了。你可以提著電腦在這里度過整個下午,點幾杯飲品或者只要一杯咖啡,當你心懷愧意的時候,店長可能會微笑著和你說“你點一杯白開水都可以啊,也謝謝你陪了我一個下午?!边@樣的真誠和善意我們有多需要又有多久沒有感受過了,但是這個十幾平米見方的地方可以提供給你最純粹的善意。像是多年在外重回家鄉后,走在舊巷子里,迎面而來的老鄰居都紛紛熱情地和你打招呼一樣的溫暖。
這些不是我的想象和杜撰,而是店長一字一句親口向我講述的事情。彼時,她的臉上泛著光芒,我想,這大抵就是熱愛吧。我也曾聽人抱怨過小城的封閉保守,推廣新鮮事物之艱難。法國藍帶學成歸來,開起西餐廳卻不盡人意,總也接受不了顧客提出要在意面里加醋的要求。但是,也許一座城市成長的意義正在這里吧。咖啡館靜立于此,接納包容著這片土地上的民風民情,而選擇來到這里的每一位顧客更為咖啡館帶來了動人的故事與創新的機遇,咖啡的萃取時間或是牛奶加的多少都在可能的范圍內依顧客喜好進行調整,每一道飲品都浸透著與人的尊重與善意。如此的雙向成長,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厚重,讓人心生坦蕩。自然而然,某一日,你驀得發現咖啡早已不知不覺融進了你的生活,成為你生活方式鏈條上的一環,給了你一雙眼睛--透過咖啡文化來看這個世界。若真是說起一座咖啡館存在的意義,我想,一切不言自明。
當我帶著故事走出這家咖啡館,夜幕已垂垂落下,眼前一片燈火闌珊,恍若隔世。你知道,“美好”因了難得才格外被珍惜,若真是這樣,我倒希望時光靜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