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7同學
01
徐克導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熱映了。首映禮上,那個留著干練短發,眉如裁刀,眼神清亮的奇女子又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她的每一次出場,都如一位英氣勃勃的俠女朗朗而出,瞬間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她是著名制片人,香港寰亞電影的前任副總裁,是柏林電影節攝影獎、遠東電影節金桑樹終身成就獎、法國藝術與文學勛章獲得者。隨便一個甩出來,都威震四方。
她年娛六旬,被前夫拋棄,身上卻沒有任何年齡感,眼神依然清亮如18歲的少年,舉手投足間都透著瀟灑,一舉一動都超凡脫俗。
她是施南生。
亦舒曾有一本流傳度很廣的小說《流金歲月》,里面有一個女主角叫做蔣南孫。她出生殷實之家,容貌姣好,性格大氣疏朗,寬容幽默,最愛把白襯衫穿得清氣四溢。更重要的是,她擁有無比獨立的事業和精神。
在從來都眼光挑剔狠辣的亦舒筆下,蔣南孫是一個將人生答卷書寫得瀟灑漂亮的女子。這樣一個讓許多女性讀者立即愛上,并希望成為她的女子的原型,就是施南生。
但事實是,如果《流金歲月》有續章,或許南孫的生活都不一定有施南生這般精彩。
02
這位1951年出生的香港電影圈大姐大,15歲時,就被父親送去英國上寄宿學校,在加納和歐洲生活了10多年后于1975年返回香港,之后,成為資深的電影制片人和香港影壇的重量級人物。
不得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天才的。否則,一個女人怎么可以在四十多年前的那個時代,同時進修計算機與統計學兩門都很復雜的學科,而且,還學習精通了5門外語。
施南生做到了,而且她是獨自在英國完成的這些學業。
當時大概沒人會想到,這個女子日后會為電影圈帶來如此多的經典作品:《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無間道》《竊聽風云》……更沒想到,這個原本一點根基都沒有的女子,會獨自赴臺灣談下了古龍小說的改編權,為香港電訊成功取得收費電視經營權,還創建了香港電影的海外發行渠道。
當時,和所有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樣,施南生也經歷了她人生中重要的選擇。大學畢業回香港后,她先在公關公司工作了3年,之后相繼在無線、佳視和麗的做宣傳。由于精通外語,文采斐然,很快,她就成為當年香港傳媒圈最閃亮的新星。
然而風頭最勁的時候,她卻選擇了放棄。
她說,“做一個工作,有兩點最關鍵,第一是你喜歡的,第二是你有能力做到的。“決定做半年宣傳就走的她,卻在麗的電視臺被制作部總監麥當雄慧眼識才,調她到制作部,自此踏進電影圈。
如今,30余年縱橫,她已然是電影界開山立派的宗主人物,但心態卻還如一個初入江湖的小兵般。她說,“我每天起來就做,每天不要當自己很懂,每天都在學新的東西。”
而當被問及成功的秘訣,她坦言,“我也沒有覺得有什么,就是每天起來就干活啊,一不小心就干了三十幾年了”。她說,“只要專注在你手頭上的事情,一不小心你想要的就有了。”
03
作為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女人,她和導演徐克的感情一直為眾人所津津樂道。
20多歲時,就已經在香港電影界初露頭角的施南生,認識了剛從美國學電影歸來的徐克,他們彼此一見鐘情。
那時的徐克還是個熱血有余辦法不多的青年,電影拍出來,怎么發行經營宣傳一無所知,知道施南生有電視制作經驗,他就楞頭愣腦地找她去幫忙。施南生現在說起來還覺得很可笑,“我當時還覺得他要考驗我,讓我寫什么計劃,原來他什么都不知道。“
施南生當時愛上的,是功未成名未就的徐克,她陪伴和見證了他的一路成長。他們在一起的30多年里,常常是他天馬行空橫沖直撞,她披荊斬棘善后收尾,他懵懵懂懂創新求奇,她就相伴相守夫唱婦隨。
她總是笑著稱他為老爺,“他總是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他永遠都在求新創新,他每一次都要重新來過,讓我碰釘子。”但她總能滿足他,他要去雪山拍片,她就去雪山和人講數,他要去深海拍戲,她就買好潛水器材。他們總在吵,到最后,總歸是她聽他的。
一個女人做到如此地步,除了愛,還能因為什么?對于這種關系,張艾嘉總結,“他是她的劫難,平日再怎么英明神武,他只一笑,她便立刻乖乖做回他身邊的女人。”
是,她離不開他,她那么欣賞他的才華,但相比她離不開他,他更離不開她。所以一直以來,他都待她如上賓,贊美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但2014年,施南生63歲的時候,徐克卻和小助理的緋聞吵得漫天飛舞。施南生選擇了放棄,后與徐克和平分手。這個年紀還遭受丈夫出軌的女人,多半都會自暴自棄,但她沒有,因為她是施南生。
她依然擔任徐克電影的制片。她是《西游伏妖篇》的監制,是《女人不壞》、《智取威虎山》等多部電影的制片人,是第一個獲得“柏林電影節攝影獎”的女性電影人,也是即將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和徐克親密合作的制作人兼朋友。
在柏林電影節的獲獎感言里,她如是說,“我感謝徐克,因為他從來沒真正明白過我在說什么,我說我們沒有更多預算了,他聽不懂。我說我們這樣的拍法是完不成這部電影的,他也不明白。正因為他永遠‘聽不懂’我的話,才迫使我成為比我自己預想中更出色的一名制片人”。
也許,正是一個男人的任性、無理和花心,才成就了一個女人最后的灑脫。
04
施南生在香港無疑是一個傳奇,她不是名媛也不是演藝明星,但卻是香港電影界最受尊敬和舉足輕重的人物。其傳奇之處就在于,她擁有出眾的氣質和時尚品味,更重要的,她具備過人的膽識、智慧和情商。
她是亦舒虛構的小說里驚鴻一瞥的重量級龍套,卻是真實電影人的江湖里很多人心中的主角。
她被張國榮親昵地稱呼為“阿姐”,1994年紅館演唱會之后哥哥還把那雙著名的紅色高跟鞋轉贈給她。她常被林青霞和王祖賢兩位美人由衷地贊嘆,作家亦舒更在專欄里數十年如一日地夸她,“有型、聰明、有魄力、表達能力太好、幽默感豐富。”
香港知名作家倪匡,對于其他人說他矮都是要發脾氣的,唯獨見到施南生,卻甘愿做武大郎狀哄她開心。他說,“論EQ與IQ,她無論哪一處都比我高,我敗得心服口服,索性把身段放到最低。”
有情之人情常在。張國榮去世后,作為好友的施南生不僅幫忙操辦了他的后事,而且在哥哥逝世十周年的時候,還和他的經紀人一起發起主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
讓有才華的男人喜歡,讓高顏值的女子也喜歡,這樣的施南生,讓這么多性格迥異的人都欽佩看重的,正是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對朋友的高深情義。
從20歲到67歲,少年時獨自異鄉求學,青年時勇攀事業高峰,花甲之年遭遇離婚,而后屢創佳績。年齡,從來都不是她放棄自我的理由。
如果這世間所有的美都有期限,那女中丈夫施南生一次次用實力和智慧演繹的她身上所特有的堅韌、獨立和睿智之美,卻是永不設限的。因為你永遠也無法預期,她的下一個明天,會綻放怎樣的美麗。
愿她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女。
—END—
我是007同學,西北小城的非著名文字愛好者,童心未泯,色心又起的元氣老少女。微信公眾號@007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