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機場服務質量評價
參與心得:認知缺陷、榜樣力量、最好的自己
把事情做到一百分
成熟不是不奔跑,而是恰如其分的做當下的事
一是,做自己,而非他人;二是,把最好一面呈現出來。
自我的成長離不開周圍環境,做最好的自己,同樣也離不開最好的朋友。
本文共 2167 個字Ⅱ建議閱讀時間 6 分鐘
今年8月9日因領導推薦,我和其他3位從事不同工種的工作人員,先后被借調到新成立的迎審辦公室,共同準備9月27日的2016年全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長沙機場站的迎審工作。
現在,評價工作已在9月30日結束,事后總結也預計在10月15日進入尾聲。短短三個月的日子,收獲了友誼,也獲得了諸多成長感悟,這些感悟總結起來,如下三點尤為重要:
一、思維里的那堵墻——你就是個小人物
人的想法會影響人的行為。行為又作用思想。如此反復。
在客橋上班的時候,沒有用過OA辦公軟件,原因有三:一是,所有工作直接聽分隊長安排就好,自己不用想太多事;二是,覺得自己是個一線小員工,怎么可能用上這種辦公軟件?三是,自己之前很少寫正規的公文。
因此,我原本可以一輩子不用操作那種辦公軟件,舒舒服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過造化弄人,來到迎審辦后,狀況就變了樣了。
因為我們這屆迎審辦是第一次組建,而且第一次就要應對一個全國類型的大型檢查,任務沉重而繁雜,很多工作安排等不來,得自己邊做邊摸索——那種在辦公室焦躁得爆鍋、通宵加班的事,都是常見的事。
因此,事情多的時候,哪還管你之前是什么崗位,今天遇到的問題,交代的任務,必須也只能當天解決。所以,OA辦公,變成我解決問題不得不使用的手段。
既然要使用OA這種正式的辦公軟件,那么就要熟悉正式的辦公語言,思考:發出怎樣的公文文種,如何表明達意,如何遣詞造句,以及他人會怎樣解讀這份文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原來那些不想做,不會做的工作,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逐漸變得了解和熟悉。
時間的推移,除了自己技能的提升外,更重要的還在于,我逐漸意識到腦子里原先那種"小人物意識"——做事被動、認為自己就是個小人物、不去接觸新事物排斥新技能。這種意識雖然可以讓自己當下舒服,但一旦面對變動的環境,自己就會在行為變得被動。
二、榜樣的影響——指引方向
在這兩個月的工作中,周圍前輩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
1.力量,讓人心安。
檢查期間,在一線可以經常看到一位領導檢查工作的身影。我很佩服他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他的發言很有概括性,比如有次他只用三個字概括出了這次迎審工作的重要意義,再如他用一句"未來的管理者都是培訓師"簡單的話語,就勾勒出一副生動的管理情景。這位像詩人的領導,主要的創作不是在私人的辦公室里,而是在川流不息的工作場中。這種力量的展現,就像是在重擔面前,前方有個有力量的人站在前方,總是會讓周圍的人感到安心。
2.勇猛,對榮譽地無比看重。
部長總是用一雙銳利的眼鏡盯著榮譽。兩個月下來,真真佩服她。在迎審期間最忙的時候,她幾乎天天在工作場巡視檢查。而且即便累到極致的時候,我們看她給領導寫的發言稿表情達意都非常的細致周到——她的用詞不但簡潔明了,而且還考慮到領導本人的表達習慣以及那時他所處的語言環境,這些細微之處的恰到拿捏,是一般的工作報告無法比較的。周部曾告訴我,她覺得寫文章很痛苦。我也覺得是這樣。我覺得,寫文章,從0寫到60分,可以靠努力;60分到80分,可以靠技巧;80到100分,除了對榮譽的重視以及真正的興趣外,我想不出其它原因了。然而"把事做到一百分"這是我在這位部長身上無論是做事還是作文,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3.邏輯,通向成熟的一把鑰匙。
迎審期間,無意間聽到了一位書記回應他人質疑本部們工作開展的對話。在對話中,書記的一句話當時就把我震撼到了——"誰質疑誰舉證"——好一派儒生氣質。在旁邊靜靜聽他的稱述的時候,我心里就在想啊,日后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人?吼吼,說真的,現在的我確實不像個成熟的職業者,像,像個孩子?做事沒有先后順序,毛毛躁躁的,一位姐姐就在開會的時候跟我說,"事情再大,也不要在會議上跑動"
——嗯,我如孩子般急切地做著事,想快點奔跑,但真正的成熟,不會只是奔跑,也不是把事快速做完,而是有分寸地做事。這樣的成熟,該如何做到呢?我對自己說,從講邏輯開始吧。
三、做最好的自己
如果說"小人物思想"會讓自己現在舒服但卻會遮蔽自己的視野;榜樣的工作狀態雖然勞累,但卻能指引他人前進。
那么,若在"小人物"與"榜樣"中選擇,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繼續用小人物的思維做事,安逸但被動。還是按榜樣的工作要求來要求自己?以期望日后影響更多的人?
在迎審期間,在周圍人的影響下,我做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意味著我的選擇——大清早,我把宿舍徹徹底底打掃了一遍,干干凈凈,一塵不染。我想到那句話"雖然住的兩百塊的出租房,但生活是自己的",我的生活不該邋遢,許不會輝煌,但至少它應該是整潔的。
OK!
小人物思維有隱患,但舒坦。
榜樣的工作光榮,但勞累。
所以,我選擇,舒坦而光榮的工作,隱患與勞累同是這個選擇的代價,但我認了。我覺得這樣的選擇,我的生活才會整潔,不至于被任何事物打亂它原有的節奏。
這種選擇讓我想到了,坊間所說,"做最好的自己"這句話——這句話大體有兩層意思:一是,做自己,而非他人;二是,把最好一面呈現出來。
選擇已然發生,理由固然重要,但路還是要往前走,所以在迎審最關鍵的時候,我經常對自己說這句話:"好好走路,好好做事,好好做自己。"
綜上,對認知缺陷的驚醒、對優秀榜樣的學習、對自我認知的確認,這三點是參與本次活動中,對我而言是較為重要的收獲。當然,這份收獲不是一蹴而就,從天而降的,是在周圍同伴們的幫助與包容下,點滴進取,日拱一卒努力掙來的,所以,自我的成長離不開周圍環境,做最好的自己,同樣也離不開最好的朋友。
感謝!感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