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去多余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說到底是一種愛自己的能力。
拒絕力就是:知道什么對自己重要,可以勇敢say no,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和周圍物品及環境關系的能力。
選擇力就是:有了標準,就知道什么對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需要把有限的時間或空間留給這些對自己重要的人事物上。
數字時代,當各種云端服務隨時隨地都想要跟你「連結」,當別人隨時隨地都能透過網絡「找到」你,當你自己隨時都能拿起手機發現「新物品」,我們就不斷的被外物所「煩忙」,以為自己有事可做,卻失去了「自己找到自己」的時間。
這時候,我們便需要斷舍離 ,重新來找回自己。
三個維度
1、人-建立標準
2、事-夠了
3、物-少即是多
學習充分掌握一個工具的「用途」,但不是學習它的功能
今天外出培訓,沒回辦公室,沒拍成整理前后的桌面~
交友原則
1、欣賞你的朋友?
能夠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安慰你、幫助你。
2、有正能量的朋友
環顧周圍,常接觸的人群中可分成兩類人:一類是每次見面或聊天都是“老樣子”的那類人,和你說自己沉悶的生活,乏味的伴侶,甚至沒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沒有什么關于未來的驚喜;而另一類人,是每次見面都有新鮮事分享的人,他們不一定是最要好的朋友,或許在某些問題和價值觀上有過嚴重的分歧,可是這場聊天卻充滿希望,信息量極大,他(她)用歡快的語氣和你敘述生活里不斷發生的新鮮事,讓你覺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變或者嘗試。在他們的身上,有什么東西在深深地吸引著你,以致于就算是十分鐘的聊天,都能賦予自己更廣闊的思索。
3、為你領路的朋友
能夠自愿做你的墊腳石,帶你走過泥濘、迷霧。
4、肯批評你的朋友:
時刻提醒你、監督你,讓你時刻發現自己的不足。
聽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一個人平時花最多時間在一起的5個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這個人”。不會懷疑一個人的進步與所處的周圍環境的關聯,也無法想象,如果不受著周圍這些正能量的牽引,我到底會變成怎樣一個人。
從心理學上講,人是群居動物,易受周圍人和環境的暗示。至今覺得,人進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去改變去吸引更多需要這種能量的人。
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好運會與你不期而遇?
#個人成長集訓營V5#
NO.60 Shirleyyyx
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