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做記得你愛吃啥

前兩天兒子打電話,我說你爸爸快回來了。兒子囑我:多買點我爸愛吃的菜和水果。類似的話,聽過很多次了。去年的寒假前,跟我說,我爸每年生日都不在家,等他過年回來時,給他補過一個生日吧!

其實,養他長大,并沒有奢求過回報,或是過多的期望。也從來沒刻意教過他做人的準則、規范等等。我的原則只有一條——順其自然。也許真的是身教重于言傳吧,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長大的兒子,非常體諒長輩,做什么都會顧及家人的感受。真是無心插柳,柳卻成蔭。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由這件事,又想到了很多往事,歷歷在目的,分外溫暖。

三年前,兒子考進了我表妹所在的城市,而且離她家很近的一所學校。開學時,我跟他爸爸一起去看了看。二姨一直跟表妹住在一起,知道我要去,他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吃飯時,二姨把一盤煮好的豬肝放在我面前。她說:你不是愛吃這個嘛!特意給你買的。一句話,讓我心頭一熱。失去多年的母愛,仿佛在那一刻,又重現了。

小時候去姥姥家,更多的時候是在二姨家住的。二姨二姨夫,待我如親生女兒。后來搬家,就住在二姨家后院。住校的那幾年,每次周末回家,若趕上她家做好吃的,二姨夫都會想著叫我。那時候,感覺自己在享受著雙重的父愛母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結婚以后,每年的生日,公公都會騎著自行車,親自去買來我愛吃的菜。逢年過節,也都不忘挑我喜歡的買。在我心里,對公公的感情,就是跟自己的父親一樣,甚至更重。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十多年前,得了萎縮性胃炎,重度膽囊炎。幾年的時間里,不能吃米飯,不能吃涼的硬的刺激性的,還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

每次去縣城,或者回娘家路過時,住在那里的閨蜜,總會提前煮好了熱乎乎的粥,等我去喝上一碗。同學聚會時,也總是在我還沒開口時,就先囑咐別人,哪些東西我不能吃。最有趣的是一次在她哥哥家吃飯,嫂子給我夾菜時,她又是習慣性地攔著:她不能吃這個。哥哥笑她:你這樣,如果人家有心想嘗嘗,也不好意思了。

那些年的聚會時,不止是她,其他同學也都知道我體質差,又極挑食。點菜時總會讓我先點順口的,大家也不約而同地,不讓我喝酒。那種感覺,就是暖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后來,在網上認識了征帆大哥,一個我視為親哥哥的騎行大咖。經常喜歡制造驚喜,時不時地就寄點兒好吃的給我。其中有他們包頭的特產,如油糕、扎蒙花、杏干,扎蒙花是他親自采摘的,杏干是他親手晾制的。也有網購的,像棒棒糖、酸奶、枇杷膏。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瓶川貝枇杷膏,是去年春天我嗓子不舒服,大哥知道了,悄悄在網上找到了一家手工做的枇杷膏。他有一個癖好,就是每次寄東西,都保密,不告訴我是啥,說這樣有懸念,給我一個驚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還有好多好多,不一一列舉了。點點滴滴,都記在心里,偶爾想起,暖意油然而生。

只有真正在意你的人,才會記得你的喜好,記得關于你的一些細節。從未當面表達過謝意,僅以這篇文字,權作感謝吧!只想說一句——有你們,真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曾經讀到過一篇隨筆,很美,很靜,當作者在一個七月雨后的黃昏,坐在陽臺上擦洗一盆“君子蘭”的葉子,驀然間發現...
    俠恩閱讀 256評論 0 1
  • 月是故鄉明,回憶那么美好 花似昨日紅,人去不如此往 假如是你,那便不同 與往日不同 似今日而語 抓不住的回憶 不想...
    蘇鯉子閱讀 197評論 0 0
  • 簡書簽約作者·米格格 1 “為什么我和別人不一樣?” “為什么你要和別人一樣呢?” 如果你看過潘婷泰國區的廣告片,...
    米格格閱讀 4,246評論 1 29
  • 曾經一個老師告誡我,人要把自己看得低一點,這樣自己活得舒服,也讓別人舒服。 后來有個朋友,在我們起哄要他為自己的第...
    阿婆次得額佛歌閱讀 209評論 0 0
  • 伯牙呀閱讀 7,28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