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再三,落筆寫自己不知道是不是真正想寫的故事,思想一再糾結,想停止,偏偏又在開始之后更多的事和人如鯁在喉,若我勤奮一點,說不定每天會更多一些。
但是一般情況下我是懶惰的。由于懶惰,不想上路,顧慮也頗多。總是想找一個清凈的地方,把心里憋了許久許久的話都倒出來,使心靈輕松起來。
人都是有惰性的,就說拖延癥吧。
總是想,明天吧,要不,就會等,等我閑下來的時候在做某事。于是,很多事情拖著拖著就沒有心情去做了。因為,每一天都會有未知的人或事擾亂你的計劃,不得不放棄自己想做得事,而那些俗事卻占據了大多數時間。
每天行走在路上,其實也并非我所愿。但是因為不得不上路,倒也覺得很不錯。看到的人,聽到的事,沿途的風景,一路上波瀾壯闊的思想大潮,漸漸改變了我。那一段為了生活奔波勞累的路途,漸漸染上了瑰麗的色彩,成了一處與另一個我約會的地方。每天都遇到一個隱藏在別處的自己,竟然成了一種樂趣。
因此,當我打著哈欠從溫暖的被窩里爬出來,在廚房里忙碌著準備食物,從窗戶望到路上昏黃的勞累了一夜的燈,看到路燈下偶爾走過的身影,孤獨,而又堅持。比我早的大有人在,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遇見未知的自己?,這一本小書,在幾年前和我相遇。我瞬間就喜歡上了她,那一天,我不肯睡覺,一口氣把書讀完,意猶未盡,因為是朋友的書,所以讀得倉促,但是卻是全身心的投入。后來,我又重新認認真真地讀了幾次,心靈里有某些部分被擊中。纏繞在心上的一些東西也慢慢解開,漸漸消失。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如今走在路上的我,不再擔心別人的看法和評價,因為我明白,誰也不會真正影響你的生活,一切都是你內心的寫照。我忘記了一切,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身體和思想,總得有一個在路上。當我的身體還不能夠去向遠方,我就選擇讓思想行走在路上。
我心里有一萬個愿望,想要看世界的美好。
而我每天懷著一種朝圣的心情,走在生活的路上。?一個人的朝圣?,我想起這本書,走吧,走吧,目的雖然很簡單,但是一旦上路,沿途的所見所聞卻是最好的獎賞,而上路,就會產生一種新的思想。
如果說在路上你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子,那么,上路可能會改變你多年積攢的落滿灰塵的不肯曬曬太陽的發霉的思想。
昨天晚上我忽然有一種厭倦感,對自己所進行的寫作。但是最后我又和自己和解了,因為我感到非常幸運,能夠以一種平淡的心情去回憶曾經讓我覺得傷害頗深的過去,放下了。
我想到了生死。畢竟如果我死了,就什么也做不成了。活著,就好好珍惜,而我現在波瀾起伏的內心世界,一路上無窮無盡的思路,寫下來,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它們是我曾經這樣活過的最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