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有愛的需要,然后再愛一個特定的人?!?/p>
今天要分享的書,有一個比較俗氣的名字《愛情筆記》——我猜它會被列到“被書名錯過的書單”里。
但是,這本書簡直是句句箴言,愛情與哲學,小說與非小說的結合,真的看得“浴霸”不能。
書的原名叫《Essays in Love》,感覺是不是好聽多了。
作者阿蘭·德波頓在23歲的時候寫下了這本書(我23歲 時候在干什么?)
你相信愛情宿命論嗎?
換句話說,你相信你與另一半是命中注定的嗎?
如果你深陷于愛情的甜蜜中,可能無法想象,在作者看來這是個否命題。
“當我愛上的是她的眼睛、她點煙的動作、她接吻的方式、她聽電話的樣子和她盤弄頭發的姿勢時,我怎么可能想象克洛艾在我生命中的位置能夠被他人取代?”
當愛情是如此牢牢依附于愛人的獨一無二時,這種想法絕無生存的空間。
?你是否過于理想化愛情?
她的臉上看去永遠凄楚欲淚,眼神中有一種擔憂,似乎有人要告訴她一個不幸的消息。她的這種氣質令人忍不住想要撫慰她,給她安全感(或只是伸手讓她握?。?。
每一例相愛都是(借用奧斯卡·王爾德的一句話)“希望”壓倒“自知之明”的偉大勝利。我們跌入愛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發現我們自己的劣根——膽怯、脆弱、懶惰、無信、妥協忍讓、粗魯愚蠢。我們給心上人戴上愛的飾環,認為心上人能夠超越我們自己犯下的一切錯誤,從而可親可愛。我們從心上人的內心找到自己并不曾有的完美,盼望通過與心愛之人的結合,即可保有(不顧心知肚明的所有反面證據)對人類的一種岌岌可危的信念。
像詩里說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愛情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和獨特性改造著我們的需求。
你希望的愛情是什么?
我兀自希望他有一雙漂亮、溫暖,像小鹿般溫柔的眼睛,背對著陽光的他會讓人心安?;蛟S抽象,或許天馬行空。
但也因為此而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