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逛超市,孩子總會找各種理由在零食區停留,久久不愿離開。五花八門、充滿誘惑力的零食被孩子們視為最愛的寶貝,但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卻對零食充滿忐忑和擔憂。
父母們認為不應該給寶寶吃零食,理由不外乎零食吃多了不愛吃飯、容易蛀牙、影響身體發育等。其實,零食并沒有那么可惡,關鍵是選對零食!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快速選對零食,讓媽媽買的放心,寶寶吃的放心!
一、關于“零食”的誤區
誤區1:完全不給孩子吃零食
部分孩子需要少量零食補充能量。與其全面禁止,還不如科學喂養,健康吃零食。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針對各年齡段兒童的特點,提出具體的零食指導意見。
3歲以下不主張隨意吃零食,特別對于嬰幼兒來說,最好要遠離零食,因為嬰幼兒在飲食量方面不易控制,很容易造成不消化等癥狀。
3-5歲吃零食的時間不可離正餐太近,且零食的食用量必須要比正餐少。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類、果凍、堅果類等零食嗆入氣管。
誤區2: 專門給孩子買“兒童食品”
從營養需求來講,兒童在3歲以后所吃的食品與普通成年人的食品并沒有明顯差別,因此無需單獨購買。
90%的“兒童食品”是高納、高糖、高添加劑的重災區。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大量添加糖、鹽和添加劑,所以所謂的“兒童食品“根本就不適合孩子吃。
二、如何挑選零食
根據衛生部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研究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零食分為“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和“限制食用”三個級別。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為:低脂、低鹽(鈉含量)、低糖類;
適當食用的零食為:中等量的脂肪、鹽、糖類;
限制食用的零食為:高糖、高鹽、高脂肪類。
三、30秒讀懂營養標簽
媽媽們面對超市里琳瑯滿目的食品,往往會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挑起。30秒讀懂營養標簽,快速挑選出合適的零食,是一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學會下面這些訣竅,挑選零食一條一個準
1、零食挑選的準則
原材料+0添加>原材料+糖/鈉等>原材料+糖/鈉+食品添加劑
一句話概括就是,添加的東西越少越好,最好沒有。
如上圖的例子,純酸奶與普通酸奶相比,除了牛奶和發酵的菌外,再無其他糖、香精等添加,更適合孩子食用。
2、主料有營養,配料少的食品一般更健康
一種食品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料是什么。寫在第一位是食品中含量最多的。
3、配料名單太長,要慎重
配料名字很長,通常含有的營養不多,且有添加劑過多的嫌疑
如上圖例子,是某暢銷蛋糕,前5個主要原料中,雞蛋個小麥粉還在糖的后面,另外添加了非常多的添加劑。
4、看營養成分表
高鹽、高脂、高糖,三高食品要遠離。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越高越好;能量、脂肪、飽和脂肪酸、鈉含量等指標越低越好的。
如上圖例子,是豆腐乳的營養成分表,其中鈉含量遠高于其他所有營養,是非常不健康的食品。
5、通過配料表,分清“牛奶”和“乳飲品”
在購買時除了看清楚包裝盒上“飲料、飲品”字樣外,還可看配料表,如果排第一位的是水,第二位的是牛奶,那可能不是全牛奶。
另外,蛋白質濃度大于等于1%的就是乳飲料,大于等于2.9%的才可能是真正的牛奶。
6、購買純果汁,關鍵看純度
果汁飲料產品中的純果汁含量通常只有10%-20%,大部分成分是水和糖,糖含量非常之高,可以說是百害無一利。
選擇健康的兒童零食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挑選零食時,一定要仔細查看營養成分表,選擇適合自己孩子并且健康的零食,做到不盲從不跟風,為寶寶的口糧把好每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