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者-《神奇動物在哪里》

之前的《哈利波特》系列里面羅琳寫了一種生物“攝魂怪”,當攝魂怪出現的時候空氣會結冰(電影)人會覺得寒冷。仿佛自己所有的快樂都被吸走了,永遠無法再開心起來。有人認為這種設定簡直和抑郁癥太像了。而看了《神奇動物在哪里》默默然的設定我簡直都要懷疑羅琳本身就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了,或者說羅琳從本該是歡欣快樂的童年時期起就是個陰郁憂傷的小孩。

羅琳想象出的攝魂怪靠吸食人的熱情過活,它們經過的時候會把快樂的念頭都吸走,久而久之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失去了記憶,頭腦混亂,只有悲傷無望。書中哈利對攝魂怪反應劇烈并不是因為他比別人更膽小,而是因為他經歷過別人都沒有經歷過的創傷。“襁褓之中父母違”的不只是湘云,還有哈利波特,而且最慘的是他是看著自己的父母被伏地魔殺死的。無處不在的潛意識里哈利還聽得到母親被殺時的尖叫。

有人把抑郁癥比喻成一只黑狗,當然黑狗在《哈利波特》中也被當作厄運的象征,不過在整個西方文化中對狗還是好感頗多,夸一條好狗可以說“good boy"說一個人是一個幸運兒用“a lucky dog”。所以,把抑郁癥比作一只黑狗還是說人可以馴化它,可以依偎共生。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下把抑郁癥形容為“攝魂怪”的對抗意味就很強了。

羅琳把抑郁癥的軀體癥狀和感受都具象成了攝魂怪,這樣當我和同為哈迷的朋友分享抑郁癥的感受時告訴她說就像是攝魂怪來了,完全無障礙。但是隨著我對抑郁癥感受的加深,我甚至覺得抑郁癥也并不完全是壞事,對抗抑郁癥時的慌亂、焦慮反倒讓我的抑郁癥變得更嚴重。單純的用快樂的意念去驅趕抑郁癥似乎也并不很奏效,找到平衡之道,或者說找到心理根源的作用似乎比對未來盲目樂觀更奏效。

而在《神奇動物》中看到羅琳創作出了默默然這種生物,我覺得也許羅琳對于抑郁本身的認識也有了變化。默默然一出,哈迷們興奮了,阿莉安娜的故事伏筆就在這里。電影里對紐特分離出默默然的過程沒有詳細說明,只是說從一個8歲的蘇丹女孩身上分離出來的。而一直被格林德沃以為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啞炮的克雷登斯從小就在孤兒院長大,因為生母是一名巫師而被養母各種花式虐待。又悲慘的發現偽裝成關懷者的格林德沃不過是把他當成密探,把他視為器物,根本就沒把他當成一個人。

我們知道阿莉安娜是在使用魔法時被三個麻瓜男孩傷害了,體內的魔法被壓抑且不受控制,最終在一次事故中阿莉安娜誤殺了自己的母親。根據麗塔斯基的書里所寫阿莉安娜是在7歲,這個展現魔法天份的時候被雪藏的,麗塔斯基也因為阿莉安娜沒有去霍格沃茨求學或是去圣芒戈去就醫而揣測阿莉安娜是一個啞炮,但其實阿莉安娜有著時不時爆發的危險魔法能量在身。

不知道格林德沃是不是在與鄧布利多相交時發現阿莉安娜默然者的身份而開始追求這種力量的。但是對故事中兩名默然者的分析我們發現,默默然的形成原來是源于創傷后應激障礙。也可以這樣說,默默然和攝魂怪雖然是不同的物種,但是若以心理發展情況分析,默默然是攝魂怪的先導。

先有了一個主體,后有了創傷,面對創傷的反應:1、缺乏回彈性,分裂出默默然;2、應對較好,創傷事件被壓抑進潛意識。帶有創傷的潛意識的主體不斷成長,分離出客體(攝魂怪)。在故事里第一關就down掉的小小默然者無法走向第二段,分離出攝魂怪并且驅逐他們(呼神護衛)但是在現實世界的我們是有機會持續成長的。

(待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