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買完東西就這樣漫無目的在街上走,走著走著就發(fā)現了這家城市書苑,于是很自然的就走進了這個靜謐之地。
我有一個特別的愛好,每到一座城,就會去她的書店和博物館。我有一個保持十年的習慣,每天都會讀書,每天至少1個小時以上?;氐搅宋业某?,出于對書的熱愛,又怎會錯過這樣一間書苑呢?
比起人聲鼎沸的景點,我更喜歡泡在書店里,書苑里靜靜流淌著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脈。歷史、詩歌、人文……無數的故事,交織在這里,構成一副美的畫卷,一曲文的盛宴。
手捧一本紙質柔順,散發(fā)著淡淡墨香的書;手邊一處花的綻放,迎合著微微夏日的風;抬眼一望,窗外是一棵孤傲的樹。屋內,是你和你的世界;屋外,是你與陽光的約定。
世界美好,陽光正好,你也很好!
初次來到這家書苑。已經十年沒有長期在烏魯木齊生活的我,除了自治區(qū)圖書館和街邊的書店,已經太久沒有光顧過烏魯木齊這樣一個文雅的書苑。
書苑分為有兩層,藏書種類特別豐富。從黨史到人文、教育、歷史,再到外籍語言文學,整體環(huán)境十分安靜,到處都透著書香和筆墨香氣,是一個適合學習閱讀的好地方。
我順手就拿起了時代書局,還未讀完的那本《哈佛凌晨四點半》,該書作者是韋秀英,據說是一本哈佛大學培養(yǎng)社會精英的寶藏書籍,當然也講述了一些與中國院校里不同的成功秘訣。
哈佛圖書館的墻上有這樣一條關于時間價值的格言:“Today I get through with nothing done is just the tomorrow the men who dead yesterday eager for.”(我虛度的今天,正是昨天去世之人所祈求的明天。)
是啊,每個人每天都擁有24小時。時間,來去匆匆,總在不經意間飛逝而過,然而不論貧窮貴賤,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唯一公平的體現。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劣勢。面對自身的短板,有些人會選擇掩飾,害怕別人的嘲笑,但往往是這樣越會適得其反。唯有坦然面對,欣然的接受,敢于挑戰(zhàn)自己,將劣勢轉變?yōu)橐环N確立的進步目標,才能更好的拓新自己的新天地。
再度閱讀《哈佛凌晨四點半》這本書,讓我對新的目標有了更清晰的規(guī)劃,也讓我對時間更新了新的自己的認知。
酷愛拍照攝影的我,趕緊翻出了那本關于攝影的介紹書籍,找到了自己拍照時的疑問,并嘗試著解決拍攝時產生的問題。果然攝影里有大學問,還需繼續(xù)學習,繼續(xù)努力進步。
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在城市書苑盡情的泡在知識的海洋,吸納不同的知識文化,肆意的翻新陳舊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去尋找更好的自己。
臨走前再來欣賞一下外籍文獻,光顧一下我曾經學過的英語俄語書,借鑒學習一下前輩翻譯的歷史文獻。閱讀真是普通人通向世界最容易的方式,也是改變一個人思維認知的最佳方式,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