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自討苦吃”,還是毅然決然地報名參加中心校組織的青年教師“成長杯”比賽。《草船借箭》磨課一周,過五關斬六將之后,感謝機遇垂青,我有幸參加縣決賽。接下來的半個月里,挑戰與機遇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圍繞自選的《威尼斯的小艇》,以“343”為目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個中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文本細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文本細讀”概念好像由《小學語文教師》雜志率先提出,是近年出現頻率頗高的一個詞,與“鉆研教材”來自兩個不同的觀念系統,所鉆研的是言語本身。如海德格爾名言所說:“語言是存在的家”“所有的思都是詩”。《教師月刊》編輯林茶居也說:“語言從來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一個詞都布滿歷史的腳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帶著這種朦朧的認知,自己手捧課本,讀了一遍又一遍,雖然沒有讀出“人所未見、人所未發”之類的獨門秘笈來,但“俯瞰威尼斯—走近小艇—走進小艇—走出小艇—回望威尼斯”的移步換景脈絡逐漸清晰,“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等重點語句也凸現眼前、揮之不去。進而對文本進行擴展延伸,讀了《馬克吐溫自傳》、朱自清的《威尼斯》、周作人的《烏篷船》等等,進一步體會作者觀察的精細獨道。
二、預設學情——“絕知此事要躬行”
課改深處是課堂,課堂主人是學生。如果教師觀念不變,而把課改定位在改方法上,無異于是給馬車換上了發動機。吸取前幾次公開課的經驗教訓,自己明白,扣住了“學”,就揪住了課堂的“七寸”,從而讓教退化成學生的“助產術”和催化劑,讓學生盡情發動每個人的“小馬達”,進而飛速運轉起來,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的天堂”。
《威尼斯的小艇》一課,如果說學生所看的是水城威尼斯的風景的話,那么,教師要看的則主要是學生在解讀《威尼斯的小艇》中所呈現出來的各種風景,也就是預設學情。五年級學生的競爭意識、自制力、獨立能力、學習能力等已經加強,但還是生性好動、思維活躍,針對這些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船夫招攬生意”、仿寫交通工具等環節,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動態生成教學流程和教學策略,學生綻放思維的火花、開啟智慧的心門,這才是《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最為靚麗的風景。
雖然以做“假課”為恥,但為了慎重起見,自己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借用六年級學生“實彈演習”一番,效果差強人意。“扮演”船夫成了流于形式的噱頭,仿寫則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聽課的領導、同事們也提出了善意的批評與誠懇的建議。自己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轉念一想,失敗與六年級學生課前預習倉促、對教材比較生疏不無關系。“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于是對自己班的學生緊扣教材加強了預習指導。
三、網絡查閱——“眾里尋他千百度”
踏上網絡的信息高速公路,我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學生預習中比較關注的兩個問題:
1、為什么要把城市建在海上呢?(據說,公元5世紀,為躲避亞洲游牧民族的入侵,沿海居民逃往海邊的小島和沼澤地,是為威尼斯的發端。)
2、威尼斯的建筑方法(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做地基,打牢以后鋪上木板,然后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面是石頭,下面是森林。水下的木頭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后見了氧才腐朽。)。
備課時“百度一下”,數不勝數、目不暇接的教學設計蜂擁而至,感謝老百曉網站對資源進行了體貼周到的整合,節省了許多搜索時間,在其中尋尋覓覓,驀然回首,找到了景仰已久的王崧舟老師課堂實錄!如獲至寶、精心研讀。但“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自己深知沒有大師的深厚內功,只能是東施效顰、邯鄲學步。惟有學習王老師的“詩意語文”理念,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然后繼續收集品鑒了不下三十余篇教學設計,從外在表現的流程、措詞到內部蘊含的思想情感,抽絲剝繭,博采眾長,“或拿來、或使用、或毀滅”。
四、課件制作——充滿遺憾的藝術
描寫景物、狀物的文章,多媒體課件使用得當絕對可以助學習一臂之力。備好教法學法之后,自己從為數眾多的風景圖片里精挑細選了最能表現威尼斯小艇特點的,下載了輕音樂《威尼斯之旅》、視頻《威尼斯的一天》,制作了小艇的演示圖,由于平時“觸電”較少,課件制作算是自己的軟肋,期間遇到了不少技術難題,有的“跳一跳,夠得著”,那種成就感真是“漫卷詩書喜欲狂”。有的幸虧同事們伸出援助之手才得以順利完成,算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團隊合作的成果吧。今后自己要在這方面爬坡過坎、加壓鼓勁。
比賽在即,對于學生來說,一席精神盛宴即將端上餐桌,對于自己來說,期待鳳凰涅槃的浴火重生,化繭成蝶的舞姿翩遷。記得縣教研室主任說過:“成功失敗都是收獲,酸甜苦辣都是營養”。在《威尼斯的小艇》看風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再一次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差距、進一步明確了努力方向,今后將自加壓力、涵養素質,讓每一堂語文課在盡可能短的備課時間內精益求精、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