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再次分享裸考經驗。事實證明,看書的動力與激情年年減退。
今年考點報在南京,設備和去年上海的不同,不是磁帶錄音,而是電腦錄音。全程電腦操作。考試時間:5/20 ?13:30-14:30口譯綜合能力 15:10-16:10口譯實務。
綜合能力分兩部分:25道聽力題+聽1遍日文文章寫中文概要(400字)。聽力題不難,但還是有些迷惑的題,每個選項都出現了,繞來繞去最后可能又回到最初提到的詞,可是已經對它記憶模糊了。日文文章講的是「マタハラ」,文章一開始就提到這個詞,并作出了解釋。但是解釋的是一串外來語(マタニティハラスメントmaternity harassment),遺憾沒聽懂,英文也不懂。根據后面講述的內容,判斷是關于懷孕女性在職場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現象。因此,我將這個詞翻譯成了“孕婦歧視”,后來看網上的說法是“職場懷孕騷擾”。PS:剛才又查了個拓展詞,產后抑郁癥マタニティブルー。關于文章細節,網上能搜到比較全的網友回憶版本,在這就不一一說了。關鍵詞聽不懂或者聽不到真的很能拉開差距。感覺這篇文章大概只聽對了70%左右。
口譯實務依然是3篇日譯中+2篇中譯日。1.外國人在日本就業相關 2.日本汽車公司利用大數據獲取信息 3.世界經濟現狀與中日經濟合作關系。文章1涉及到較多工作用語,所以感覺不難。但其他文章需要平時積累詞匯,難度點還是在外來語。4.中日交流中民間論壇的重要性 5.環保題材京津冀聯防聯控治理污染。文章4詞匯較正常,5.中的“聯防聯控”我聽的以為是“連房連控”,索性沒翻。平時新聞看的太少,專業術語不明,像“雙邊關系”這個詞就沒翻好。整個口譯實務,大約有4處左右沒有翻譯完就時間到了,應該很影響成績。60分有點懸。
如果今年再不過,明年將不再繼續考,而是先提升自己的聽力與狂記單詞。
5/21第二天的一級筆譯相對輕松,由于網上幾乎找不到真題,也沒有參考書,考前從官網上買了樣題作為參考,了解到題型是1篇日譯中1篇中譯日1篇日譯中改錯1篇中譯日改錯。一共3小時,本來以為就4篇文章,能像二級筆譯一樣提前交卷。但最后卻是趕著時間匆忙收筆。
日譯中較為簡單,算是科普類文章,講述的是人類大腦皮層上的前額中樞聯絡區的重要性。為確保準確性,查詞耽誤了較多時間。中譯日時提筆就寫,忘了可以查大辭典。等到翻了好幾句才想起來,便把之前寫的又糾正了一下。這一篇講的是天津市的經濟發展和歷史人文。談不上華麗的辭藻,感覺我翻譯的只能達到“信”的級別吧。其中,歷史文物保護重點工程的“工程”一時不知道該用哪個詞對應。接下來的改錯題,日譯中改錯還稍微能看出來,正確率應該能達到80%。中譯日改錯真的是摸不著頭腦,這可能是因為平時我們自己翻譯的就有一堆錯誤吧。讀完了感覺并沒有什么不對,最后十五分鐘內硬找了可能錯誤的十個點。前面的翻譯部分花了不少時間,導致后面時間非常緊,考完試下樓梯的腿都是抖的。旁邊的妹子也在說,她的腿都在抖。CATTI,誰考誰知道。
最后,考試并非憑運氣,而是靠實力。磨刀不誤砍柴工,要做的努力還很多。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