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野圭吾
初看東野圭吾的書,會有一種錯覺,一種顛倒了世界觀的錯覺。
你會覺得,嗯,就是這樣,主人公這樣做,就是對的,換我,我也會這樣做。陷入這樣的情感帶入中去。
? ? ? 而結果的產生,也總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 ? ? 他文筆帶有強烈的情感。樸實的情感,寫住宿的地方,你能感受到這棟建筑的情感是陽光還是陰郁。寫人物,你能感受到安心和就該如此的美好。寫推理過程,你能看到條理清晰,簡單直白的大腦。
? ? ? 拋開一切不談,只是對他的文章的帶入的話,你會覺得主人公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理所應當。而一旦再回到現實的框架中去,你又不得不悲嘆主人公的命運。
? ? ? 情感和糾葛,往往在法律層次拷問人的靈魂。
? ? ? 就拿白夜行來說,如果只是他們兩個人,沒有殺人的話,他們走不上那樣純粹的黑夜白天的道路。而一旦妥協,也就注定了更加默默無聞更加悲情的一生。
? ? ? 我喜歡這樣形容東野圭吾的書里的人物:法律和道德的手術刀。
? ? ? 每個死去的人,都有他該死的一面,每個殺人的人,也都有必須要殺的決心。因為,那個死去的人,奪走了殺他的人抱著必死的決心想要守護的東西。
? ? ? 而,正是這樣的事情的發生拷問著法律制度是否健全。
? ? ? 白夜行里,如果能早一點發現他的戀童癖,如果政府能給雪穗更有力的保障。我想,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他們也會健康的活著。
? ? ? 然而,他的戀童癖來自于這個社會對他的漠視和不關心,而她的悲情來源于弱小不能守護卻有別人想要的東西。
? ? ? 道德,要做的,是安定殺人的動機,而法律,是規范殺人的事實。
就像那個臭名昭著的理論一樣:女人穿超短褲就活該被強奸。
法律,能做的事懲罰強奸的人,而道德能做的是平息欲念的心。
所以,書中的悲情,有一種悲壯的氣場,讓人心生同情卻不能有所作為而褻瀆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