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延參法師的人生哲學系列中的一本,延參法師將修證悟入的禪理以澄清的筆致吟詠。
我也是偶然機會在書店看到了延參法師的書,法師的文字仿若耳畔念禪讓當時氣燥的我可以漸漸平復并愿意繼續讀他后面的文字。
節選了幾個比較觸動我的寫下了自己的感悟:
「匆匆那些人,且行且珍惜」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心是拎住的,腦海里就只有一個人,一個曾經一起拓展一起吃住玩工作在一起的同事,她因為直腸癌在去年去世了。
她生病那會去上海治療,我一直加班忙,想著說等我空了去看她,醫生說化療可以保五年。可是,在兩個多月后收到了她的死訊,突然后悔沒有去看她,最后一眼也沒有來得及。然后在一起的日子如電影般在腦中閃過。長這么大從來沒有遇到同齡的朋友離去的而且是這樣突然……
當因為標題再次感傷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文字:
“再美好的過去也無法回到從前,再憂傷的過往也只是經過”
“這個世界不是一個悲情的世界,生命需要我們重新定義心與世界的關系?!?/p>
“匆匆那些年,匆匆那些人?!?/p>
由此事之后,我更珍惜相知相惜的朋友也更珍惜家人,因為我們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匆匆那些人,且行且珍惜!
「快樂是最真實的富有」
這篇延參法師舉了個例子,說的是三位信徒向無德禪師請教自己參佛多年卻不快樂的原因,三個信徒各自認為有了金錢、愛情、名譽就會快樂,而無德禪師只一句話便可解釋所有:“想快樂并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么活著?!?/p>
我笑了笑,很想替無德禪師回答他們:如果錢很多,只活在眼中只有錢的世界而失去體會生活本應該有的簡單的酸甜苦辣的滋味,那只會被錢所累。當然,說到這或許會被鄙棄“你難道就不喜歡錢?鬼才相信?!笔堑模覜]那么無欲無求,當然也喜歡錢,有錢會快樂,但不極端追求錢,在我看來我自己努力工作付出和回報成正比就可以了,花的心安理得我不會因為過度追逐金錢而心累。
還記得之前參加一個飯局,都是產品供應商老總,飯桌上侃侃而談,說誰誰誰又在上海買了別墅云云,討論到激動之處還對著我說規劃讓我提意見??斓斤埦纸Y束之時一個老總突然對我說“小孫,我發現今天這個飯局你是最淡定的,聽到我們說這些你只是淡淡一笑,很是特別啊?!蔽艺f“因為我之前雖然遇到過有錢但不能算特別有錢的老總,她把上海黃浦江邊的觀景房的十九層整層都買下了,讓我當時在的公司做室內設計,她們家都是有家徽的那種,裝修好了也不住人只是平時就只是放放古董,偶爾帶朋友來參觀下,偶爾給一雙兒女做補習功課的用地。我當時也只是感嘆真是有錢而已,因為我心里想:再有錢再怎么好,他有錢是他的事,與我有何相干?”說完這位老總居然給我鼓掌,他說后面那句話以后我可以多拿出來想想讓自己心態平和些,我還是還以微笑。
關于愛情,我想說我不是那種理想主義者也不是現實主義者,我只遵從自己的感覺,這恐怕是最難的吧,所以確實痛苦的時候會多,并非沒有愛過人,唯一在一起想過未來三個人的生活的人,但錯過了也痛過現在我還是照樣生活的很好,正如無德法師說的那樣“為什么活著”,然后你就會發現愛情也只是你活著的漫長歲月里的鹽,不可或缺卻也不只它一味調料。
這里送上一段文字:
故事短暫,一生漫長
走著散了,愛后夢醒
說過永遠,物是人非
有的事即便過去
依然無法被原諒
你不斷告訴自己
可以哭,不能輸
要活得堅強漂亮
或許,我乃平凡老百姓無名小卒,無法感受名譽帶來的一切推捧敬畏,但我知道名譽背后需要有真材實料的支撐,現代網絡信息時代繡花枕頭似的名譽說不定下一秒就能被人拆穿,最后還落得自己心累,這點在我看來,自若有才稍施加外力便會成高樓,自若無底高樓經不起風雨終成廢墟。
說了這么多,腦子里突然蹦出TVB常用的那句臺詞來:“那,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啦!”(捂嘴笑)
延參法師說“做一個快樂豁達的人,就是擁有了命運最大的福利。”“生活的藝術不妨用笑容去演繹,反正笑臉也不花錢,現成的五官,能湊到一起的鼻子和眼,一個偉大的胸懷,就看你對生活微笑的含糖量。生活里學會幽默和快樂,不要讓命運在消極里無聲地凋零。”這些話語突然讓我覺得平時的一些小脾氣突如其來的計較是多不值得。
其實這篇可以和后面「活在當下,活好今天」一并分享,日休禪師云: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所以,哪兒還有那么多時間去煩惱?
好了,再分享下去感覺就是我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流水賬了(奸笑臉)。
整本書看完我只想祝愿:“惟愿我們都能漸漸過出自己想過的生活!”
文末還是送一段文字(圍笑臉):
人會變的
最初的喜歡
也許會厭棄
曾經的熱情
興許變淡漠
所以
不必活得太用力
話,慢慢說
事,認真做
日子仔細品
他人的眼光,不重要
自己的堅守,最關鍵
不急功近利
要推己及人
活成喜歡的樣子
哪怕無人在意
開心快樂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