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十人九痔”。痔瘡這個東西,就是這么任性地,毫無聲息的,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就找上你了~~讓你哭暈在廁所。。。
夏季是痔瘡高發時期,不僅是飲食,還有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老師,辦公室白領,服務員等久坐久站的職業更是痔瘡的高發人群。同時也是氣虛,陰虛,血瘀,濕熱等的專利。當痔瘡發作時,那種站坐難忍的苦惱,真的是難言之隱啊。
痔瘡的臨床表現:腫脹疼痛,大便秘結,便血,肛門痛癢灼熱,大便排出不暢,脫肛,伴見心煩,頭昏,口干舌粗口歌,小便短赤,舌質紅黃燥。脈浮數或洪。
這惱人的痔瘡是怎么產生的,病因是什么?痔瘡的主要病因就是肛門靜脈血液循環不好,瘀血堵滯而積所成。簡單一句話:就是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
羅大倫老師說中記載,很多人出現了癥狀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得了痔瘡。其實,凡肛門內外有小肉突出,皆稱為痔。痔是直腸末端粘膜下或皮下靜脈擴大、曲張而形成的靜脈團。位于肛門齒狀線上方者為內痔,齒狀線下方者為外痔,兩者均有者為混合痔。因為痔核可出現組織發炎、肥大、腫痛、瘙癢、出血等,故稱為痔瘡。
外痔在肛門邊緣常有贅生的皮瓣,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異物感為主要癥狀。內痔可見便后出血,血色鮮紅,附在大便之外。隨著痔瘡的發展,痔核可逐漸增大,排便時甚至可脫出肛門。
西醫解決痔瘡最好的辦法就是手術,記得我還沒學中醫時,我姐也有痔瘡,最后是手術切除的,據說手術可以根除,但太痛苦了,像上刑一樣。而有的則會再長。那古中醫的治療方法則是幾味中藥就可以解決患者這樣的難言之痛。
第一個方法:單純的內痔或者外痔混合痔是大倫老師家祖傳的痔瘡古方,在此我借花獻佛,把這一治病經方獻給各位,希望能幫到需要幫助的人免除手術痛苦。
藥方很簡單,就一味單藥:地龍。去大藥房買50克地龍代為打成粉末,回來用鍋炒到微黃,裝入膠囊,或直接用水送服每日5克。連服3克,如果有效,服用5天即可。還可以把藥末拌瘦豬肉,不放任何作料,做成丸子或餃子每天吃5-6個。地龍中的一些有效成份,可以對血栓等有起到消融的作用,所以著名的步長腦心通就是用的這個藥。
第二個方法: 來自于日本原南陽氏的驗方乙字湯:柴胡6克,升麻6克,炙甘草3克,制大黃6克,黃芩6克,當歸6克。一般服5~10劑,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漸內收之效。特舉一例醫案于后。
張某,56歲,患痔瘡己逾10年,發作時疼痛流血,西醫診斷為混合痔。
查:形體消瘦,面色蒼黑,舌周色赤,舌苔黃厚。痔核脫出,疼痛不止,大便燥結,血隨便出,脈沉弦緩,略現澀象。
證屬熱毒郁結,血行壅滯。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用“乙字湯”加減服之。
組方:當歸18克,柴胡15克,黃芩9克,升麻6克,甘草12克,大黃9克(后下)。
一劑未盡,大便通暢,痛緩血止。次劑大黃減為3克,續服2劑后,疼痛消失。脫出之痔核亦逐日內收。隨訪一年多,僅因挑擔子過重復發過一次,再服本方后仍迅速收效。
本方當歸和血,可改善血行不暢狀況,兼有止痛效果,余皆清熱瀉火解毒之品。且柴胡、升麻同伍,具有升提舉陷之用,能促使脫出痔核內收;生大黃瀉熱通便,便暢則免流血之虞。藥味不多,精當中證。宜乎其奏效迅也。愈后若能戒酒及忌食辛辣、久立、過勞則不易再發。
第三個方法:如果痔瘡便血,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藥店買中藥椿根皮,二百克,每次用三十克熬水,熬出兩碗,在熬好后放入紅糖一匙,早晚各喝一碗。給人推薦過,有用效果還是不錯。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參考。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