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天氣是火熱的,我們的心也是火熱的。今天懷著一顆火熱的心參加了伊川縣小學數學新教育構筑理想課堂送教下鄉活動,收獲頗多。
首先是由杜玉平老師執教的五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首先,杜老師用一個經典的故事導入新課——愛迪生測量燈泡容積,從而引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策略。
第二個環節,杜老師出示了課件 ,展示出兩個不規則圖形,計算出這兩個規則圖形的面積。
他先讓孩子們猜一猜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然后把這些圖形做成卡片發給每個小組,讓孩子們進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最后展示交流成果,小組合作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拿起剪刀,剪一剪,拼一拼。在孩子們展示交流成果這一環節,讓所有聽課的老師都感到震驚。孩子們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找到了四種方法。作為一個老師,我只能看懂的是1種方法,真的很佩服孩子們的發散思維。不管哪一種拼一拼的方法,最終的結果是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相等的。接著杜老師讓孩子們說一說轉化策略的好處。孩子們暢所欲言,大家都認為轉化策略的好處是化復雜為簡單,把未知轉化成已知,做起題來就比較輕松。
在第三個環節,溫故知新,整合知識。杜老師先讓學生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通過孩子們的交流,得出的結論有:異分母相加減;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等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的時候都是把這些圖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來計算的;還有小數轉化成整數計算等等。都是通過轉化策略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偟挠袃深悾活愂切蔚霓D化,一類是數的轉化。
接下來第四個環節是反饋測評,知識達標。
通過轉移圖形,用分數表示涂色部分這兩類題來鞏固已學知識。對孩子容易出錯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教學得第五個環節是,總結提升,拓展延伸。杜老師對這節課做出了精彩的總結,并指出在生活中也運用了轉化,從而告訴學生,數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并讓孩子們說說在這節課有什么樣的收獲?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布置作業。
作業要求:讓孩子們自己設計一道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并嘗試自行解決。
杜老師這節課重點突出,各個教學環節都滲透了轉化思想。教學各個環節,環環相扣,教具學具制作精美 ,可見杜老師做了許多的功課,因為 備課細致,準備充足 ,所以教學效果良好,確實是一節難得的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