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典型的愛情故事,但愛和溫情都在那里。她以花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詞環繞于周,動詞像野草般一樣瘋長,有些令您不快,但她卻溫柔地植入了我這塊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
“愛情故事里,從來不僅僅有愛情的存在,有時,是一種很簡單的‘我愛你’,沒錯,我們相愛。”
“我在公園長椅上與她偶遇,她占地面積超小,也就一只批著羽毛的鴿子那么大。她被文字所包圍,像我一樣平凡,她給了我一本書又一本書,那些文字在我的眼前鮮活起來,別那么快闔眼,還不到時候,再等等,還不是時候,小花兒,讓我更好地了解你,再等等……”
電影簡介: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歲男人基曼住在他媽媽花園旁的房車里,平時打理他的菜園,和他的朋友們泡小酒吧,時而和他的年輕女友安妮特在他的小窩里浪漫溫存,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看似愚鈍,沒心沒肺,基曼的內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他媽媽在不想要他的情況下懷上了他,這么多年,他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讀小學的時候,他的老師因為他的“木魚腦袋”而不喜歡他,甚至當著同學的面羞辱他。長大后酒吧的哥們兒倒是很喜歡他,卻又常常嘲笑他。安妮特想要個孩子,基曼卻因自卑一直不肯答應,導致兩人之間經常不歡而散。
這一切皆因一場略帶傷感的午后邂逅而改變。這天,基曼照常來到公園廣場數鴿子,卻被一個捧著書的老婦人打斷,他們由此相識。基曼給每一只鴿子都取了名字,也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其中一只叫“瑪格麗特”的竟與老人重名。老婦人瑪格麗特興奮地向基曼解釋自己名字的來歷,卻無意中刺痛了基曼的心。基曼突兀地說了句“不像有些人只是父母粗心的產物”,短暫的冷場之后,基曼向瑪格麗特告別,走進了小酒吧。
酒吧里是另一個世界,人們大聲地聊天、喝酒、調情,似乎唯有喧囂,才能讓人暫時遺忘生活的苦悶。基曼一如既往地遭受朋友們的嘲弄,回到家,又被沉浸于音樂中的母親拒之門外,連番的不愉快使他不斷地回想起童年時期痛苦的經歷,幸而有安妮特在旁安慰勸解,才讓他稍稍好受了一點。
第二天,無所事事的基曼又去廣場數鴿子,再次與瑪格麗特不期而遇。兩人像朋友一樣交談起來。原來,瑪格麗特曾是農藝學家,幾乎花了一生的時間來周游世界和閱讀文學作品,如今退休在家,一個人生活。優雅睿智的她與基曼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用文字給基曼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從未受過如此禮遇的基曼興奮極了,一時間茅塞頓開,覺得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明朗清新而饒有趣味……來到酒吧,本不愛說話的基曼言語爽利起來,甚至還不識相地要把鄰座的靦腆小伙兒朱利安介紹給漂亮的斯蒂芬妮。為了免生事端,老板娘讓基曼帶著在酒吧當廚師的好友“大廚”去他家的菜園挖土豆。一進菜園,他們卻發現基曼的媽媽正在偷菜。“她就是這樣,我給她菜,她就把菜扔到我臉上,她更喜歡偷!”基曼無奈地解釋道。目睹了基曼媽媽的神經質,“大廚”明白了基曼為什么要搬出房子,卻又不理解他為什么把房車停在附近。基曼惆悵地說:“走遠一點,我又不能去世界盡頭,我和她之間的距離就在我腦子里……”
賣完蔬菜,基曼坐在廣場長椅上吃三明治,有人經過想停下休息時都被基曼攔下了,他在為瑪格麗特占座。瑪格麗特如約而至,為基曼讀起書來。基曼荒蕪的腦袋里仿佛開始萌芽了一般,表現出了驚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他為瑪格麗特用聲音建構的神奇世界著迷,甚至錯過了平時喝酒的時間。回家后,媽媽又與他起了爭執,卻不小心弄斷了項鏈,斷了線的珠子噼里啪啦四散開來,往事再次涌現――基曼年幼時,媽媽曾與賣項鏈的小販相好。這個在家里白吃白喝的男人還毆打他和媽媽,媽媽用插肥的叉子粗暴地將情人趕走。
漸漸地,瑪格麗特的讀書聲融入了基曼的生活。他們一起讀完了加繆的《鼠疫》,基曼意猶未盡。于是,瑪格麗特將書送給他,他凝望著瑪格麗特顫顫巍巍的身影漸漸遠去,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說的情意。翌日在酒吧,基曼自豪地向朋友們提起了加繆的書,朋友們頗感意外之余又嘲笑他不懂裝懂。失意的他回到菜園,一邊勞作,一邊對著貓傾訴對朋友們的不滿以及讀書的困難。
基曼帶了新鮮的蔬菜水果給瑪格麗特。這一次,他們讀了羅曼格雷想念母親的文字。基曼悵然若失的樣子讓瑪格麗特察覺到了什么,她告訴他,如果一個人小的時候沒有獲得足夠的關愛,那么生活的美對于他而言還有待發現。被這份關愛深深打動,基曼終于敞開心扉,談起了自己的媽媽。
在廣場共度午后逐漸成為基曼與瑪格麗特無言的默契。瑪格麗特書聲朗朗,基曼側耳傾聽,他們在對彼此的慰藉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義。瑪格麗特送給基曼一本字典,告訴他:“你會在字典的世界中旅游,逐字逐句的,迷失在迷宮里。”回到家,基曼查起了字典,從“瑪格麗特”到“番茄”,他開始很興奮。不一會兒,他發現字典里的詞太過文言,離他粗俗的生活太過遙遠,又忽然狂躁起來,決定將字典還給瑪格麗特。
第二天一早,安妮特來給基曼送衣服,看到基曼放在桌上準備給瑪格麗特的鮮花,誤以為是要送給自己的,滿心喜悅地跑開了。基曼應瑪格麗特之邀去她的住處拜訪,順便將字典歸還,瑪格麗特有點傷心,但還是為他讀起了《亞馬遜的印第安人》。瑪格麗特告訴基曼,自己上了年紀,得了黃斑病變,視力越來越模糊。“不久,我親愛的基曼會消失在黑點之中,也再不能數鴿子了。”這些話讓基曼心痛不已,他決定給瑪格麗特做個拐杖。沒有收到戀人的鮮花,安妮特誤會基曼有了新情人,跑來質問。基曼一時激動起來,說:“我送給了瑪格麗特,她95歲了,我愛她!”平靜下來之后,基曼向女友講述了與瑪格麗特的事。安妮特建議基曼給瑪格麗特讀書聽。
天蒙蒙亮時,基曼發現媽媽瘋了一樣拿著水管往屋頂上澆水,他搶過水管,強行把媽媽扶回房間,媽媽似乎預感到不久于人世,掙扎著告訴基曼他的父親是路易斯?馬里亞諾,繼而瘋狂大笑。下午在公園,基曼把精心做好的手杖送給瑪格麗特,并要她閉上眼睛,要給她一個驚喜。經過了反復練習,他流暢地讀起了《公海上的女孩》,這讓瑪格麗特感動不已。基曼的自信表現也延續到了酒吧里,他從容不迫的對答令朋友們刮目相看。
然而,這種喜悅并沒有持續下去,基曼回家發現了已經死去的媽媽。他擁抱、親吻著她,心中五味雜陳,悲苦難抑。在律師那里,他終于窺見了媽媽的秘密――她為兒子留下了一座房子和一個盒子的遺產,一直以暴戾自私為名的母親所付出的愛也同樣驚心動魄。多年的疑、怨一朝消散,基曼重建了對愛的信任。就在這時,安妮特說她懷孕了,基曼感動、欣喜之余,想第一時間與瑪格麗特分享這份感動,卻發現瑪格麗特家已經人去樓空。
基曼又來到公園,沒有了瑪格麗特,廣場顯得空曠而寂寥。鴿子似乎也被離情感染,叫聲分外凄涼。他慢慢地拆開瑪格麗特留下的禮物,是那本字典。他再次悲傷地數起了鴿子,當數到叫“瑪格麗特”的那只時,一股難以言喻的痛楚涌上心頭,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最終,基曼在比利時一家簡陋的養老院找到了瑪格麗特。看到她孤零零的身影,基曼情不自禁地沖過去推著輪椅就走,就這樣,沒有經過親人同意、沒有出境簽字,基曼“綁架”了瑪格麗特。在回家路上,他們回憶起兩人的故事,不禁感慨萬千。他們之間并不是“愛情”,然而無可置疑,他們彼此深深相愛。
?——(以上資料來自網絡——待我心情舒展時,我將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