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育兒探討,學生家長的教育經驗實錄,分享兒童教育的經驗,關注媽媽自身成長。
小學教育,二年級男孩的故事
平平放寒假了,媽媽送他參加冬令營。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平平有時和同學推推搡搡,鬧得不開心。這次他參加冬令營,媽媽擔心他和小朋友打架,多次囑咐平平——
“聽老師的話,不要打打鬧鬧。”
“你要是打架,老師肯定把你趕回來了,你自己怎么回來啊?”
“去冬令營要老實點,不要和小朋友打鬧!”
……
媽媽翻來覆去地說,只擔心平平會和小朋友打架。不知道這么啰嗦有沒有作用,平平媽媽很煩惱。
“媽媽在進步”告訴平平媽媽,要用平常心看待男孩之間的打架。男孩交朋友要做他們認為有趣的活動,免不了追逐打鬧。有些男孩子不會靠口語交際邀請對方當朋友,卻用打人、推人的方式表達好感。
男孩子的交友方式,很少是以客客氣氣地互相自我介紹為起點,甚至不喜歡交談。他們只要看到熱鬧的場面,都還搞不清楚對方是張三李四,就玩成一片。
這種交友方式,和女孩完全不同。女孩交朋友是因為能交流心情,說說心事,所以說“女人天生愛八卦”,這是性別特征:)男孩交朋友需要一起做些有趣、刺激的事情,男孩的友誼必須建立在共同事情上。
“媽媽在進步”認為,平平媽媽送孩子去參加冬令營玩耍,卻期望孩子老老實實,像上課一樣規矩,這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是,父母理解了孩子之間的打鬧,不代表可以縱容孩子打架,父母要教育孩子體諒對方的心情,尊重別人的感受。
小學低年級的男孩玩在一起,總愛追逐打鬧,因為肢體動作劇烈,控制力道尚不成熟,不小心就會引發真打。對觸覺敏感度低的孩子來說,對別人相同程度的碰撞,他多半不以為然,無法設身處地感受到別人對等的痛苦,你打我,我打你,確實能臭味相投。但對于敏感度高的孩子,他們不喜歡這樣的動作,會感覺自己被欺負了。
江南雪景
如何正確引導男孩喜愛抱團玩耍的特點?男孩喜歡成幫結隊,父母要教導他們慎選朋友,不要沖動行事。此外,男孩喜歡引人矚目,父母要幫他們尋找自我特色,展現優勢,鼓勵孩子成為有號召力的“孩子王”。
號召力強的男孩,能有規律地處理日常生活事務,且會學習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有效地完成一些工作。在集體活動中,他們總能出主意,遇到問題,他們也不會表現的盲從,不知所措。
培養孩子的號召力,父母應教會孩子三個特點——守法、機智和責任心。
一、引導孩子奇思妙想,讓敏捷的思維更吸引同伴。
玩對男孩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開發都有很大價值,如果男孩調皮好動,就培養他對小制作的興趣,讓他靜下心來玩。廣泛的興趣使男孩更加開朗,讓男孩用奇思妙想的創意帶動小伙伴一起玩。
二、永遠不要關閉孩子探索的大門,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
一個孩子遇事能冷靜應對,是勇敢的標志。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對勇敢和敢于接受挑戰的人,都會非常羨慕,要鼓勵孩子嘗試冒險,勇敢探索。
三、培養孩子的是非觀。
父母要教育孩子遵紀守法,有愛心,助人為樂,要培養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和道德準則,福利孩子和正直善良的同伴交朋友。
水鄉變雪鄉
平平的故事還再繼續。如果您想一起探討兒童教育的問題,請關注“媽媽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