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健身私教這事兒,十分慎重,好的私教能幫助你避免運動損傷,教導你正確的運動知識和飲食規范,幫助你更好的減脂塑形,更精準的練鐵增肌。(文末有彩蛋~)
起因是永澄老大在不忌口的情況下,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體脂降低2%,腰圍減少13cm。這般好的效果讓我心動行動。
帶著對夏天海濱浴場的無線熱情,我的私教課開始了。
某節課上,胸部器械訓練中,氣喘吁吁的透過滑下鼻梁的鏡片看著一旁的教練:“為什么是練胸的動作,手臂卻感覺奇酸無比,越來越使不上勁?”
教練笑了:“這個動作需要胸部的肌肉發力,手臂的肌肉負責牽引和部分發力。胸部訓練的是胸大肌,大肌群;手臂發力的是肱三頭肌,小肌群。這就像木桶理論,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你的肱三頭肌比較弱,耐力也差,這時候首先感受疲勞和無力的就是你的肱三頭肌。這就是女孩子練胸,很難胸大肌會練到酸痛的原因。”
聽完教練的話,驚呆了,口呈“O”型。沒想到經常聽到的理論竟然從教練口中以這種形式展示。
- 木桶定律是講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Paste_Image.png
木桶理論在太多領域被使用了。它告訴我們要取長補短,狠抓功夫在薄弱環節上。
在自我管理和能力發展中,多少人不結合實際情況照搬著這個理論,目光盯著自己的短板和弱項,陷入焦慮和瞎忙中。
嗯,借著教練,就著能力發展的策略,我說個木桶理論的新用法。
Paste_Image.png
就像我們的能力,有強有弱,有高有低,如果只專注短板,不斷的補缺,除了更大的時間精力投入,更小的回報,還有焦慮和厭煩等負面情緒的纏繞。
換個視角,如上圖,將木桶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優先提升優勢旁邊的能力,靈活規避短板。或以一技之長,帶動相關能力全面提升,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這樣使用木桶理論,是不是對你有新的啟發呢?
我是彩蛋
同事們紛紛問:為啥是詩人教練?
淺淺:嗯,我們教練原來是個詩人,跑步跑著跑著,就成教練了!
教練朋友圈每天清晨雷打不變的發一條圖文消息:長跑十公里的悅跑圈的記錄,幾張跑步途中看到的美景,和幾句表達情感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