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書,風吹哪頁讀哪頁。我們要試著學會允許,學會接納,并且好的壞的都要一起接受。不掌控關系,不控制結果,用開放的心態迎接一切變化,才是世間最溫柔的力量。
人生在世,生活中的我們總是會被別人議論,如果一定要爭個是非對錯,人生往往會陷入無休止的麻煩中。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允許譏謗,允許議論,人生才能獲得一份自在與灑脫。人的議論就像是水一樣,越是攪動越是渾濁。百人百心,千人千樣。人活在世上,沒有辦法令所有人都滿意。與其關注別人的說法,不如專注自己,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必被外界的躁音動搖。守住本心,允許譏謗,是一個人的智慧,也是一個人的境界。
蔣勛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除了生離,就是死別。這個世界上,再好的關系也就只能陪你走一程。朋友相遇在風中,聚散不由你我。歲月在變遷,我們在變化。允許朋友離開,允許彼此失散。是一個成年人擁有的成熟。人是一種環境動物,不同的境遇塑造不同的人。不同的際遇,鏤刻著不同的人生。無論我們如何不愿意承認,當彼此踏上不同的旅程,這一刻就是友情的終點。人來人往,人聚人散。皆是緣分使然。既然注定走散,那不如各自安好,不負不欠。
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依據,沒有什么是不該存在的。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層次越高得人,越懂得接納不同,理解不同。觀點不同是正常的,強求別人和你一致,才是偏執和狹隘。作家曉雷講: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和你想的不一樣的人,有很多甚至和你背道而弛的人,但是她們不一定就是錯的,眼里要放得下和你不一樣的人,心里要盛得下和你不一樣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經歷,這些差異塑造出了不同的觀念和行為方式。懂得理解差異,尊重差異,才能相互兼容,彼此舒服。君子和而不同。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是自己,這是一種格局,更是一種境界。
坦然面對人生的起落無常,是每個人一生的修行。無常,是人生的常態,允許無常,面對于常,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再倉皇的變故,再深重的悲痛,也要慢慢學會接受,學會放下。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珍惜每一分擁有,過好每一個當下,未來才能少一分遺憾。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痛苦。但是真正決定你人生質量的,是你內心的選擇與態度。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你若持續抵抗,只會在絕望中迷失自己。學會釋然,把心放寬,無論好的壞的,允許一切發生。不對抗風浪的人,才能逐浪而行。無論身處什么樣的境遇,愿我們都能做一個柔軟且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