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小蘇就說過,我寫文章的初衷就是在幫助自己總結成長的同時,可以幫助身邊的人一直成長。所以在我看來,使身邊的人變得更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分享自己的所得,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最近呢,小蘇通過閱讀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又有了一些幫助他人成長的心得,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下。
最近閱讀的章節是關于如何成為一個好領導,當中列舉了九項成為好領導應當遵循的原則,從中小蘇想到了一些幫助他人成長的心得。
作為一個領導,面對下級犯錯,很多人都會選擇當場指出,以此來作為反面例子,引起他人的反思,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可以讓當事者因為被當場批評而引發羞恥心,從而及時改正。固然這個方法,某些情況下確實有效,我們公司的領導大多都是這種做法。但是這種方法效果往往不明顯。像我們門店每次開"民主生活會",就是每個人指出各自的問題,及時探討解決,但是事后問題依然存在。而書中指出,更好的方法是照顧當事人的面子,委婉地指出缺點,同時要找出他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贊美,收到鼓勵人們自然就更愿意去做這些可以得到贊美的事。
同樣地,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孩子學習成績更好。比如他可能出現偏科,這個時候作為家長一定不要去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這樣說"你數學成績很好,每次都能考高分,我很開心,而且你語文成績也還不錯,如果可以多花點心思在這上面,你一定可以考的更好"。這里還要注意一個細節,中間用的是"而且"而不是"但是",切忌不要用"但是"和"不過"這些詞匯,這樣很容易讓人覺得您贊美不真誠,那么就起不到鼓勵的作用了。
當公司員工狀態不佳時,比如做事沒有以前積極了。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去斥責,可能斥責可以排解你心中的煩悶,但是往往得不償失,因為很多員工一氣之下,很容易就選擇離開。不管是哪個行業,哪個公司,培養一個優秀的員工不容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去"逼"員工離開,哪怕你的初心,只是希望把他罵"醒",但是誰都有起床氣,貿然被吵醒多少都會不爽,所以不要輕易去"吵醒"他人。這個時候,你可以明確贊美過去的他是多么的優秀,可能最近因為一些緣故,而做的不夠好,但是你依然相信,他可以比過去做的更好,這樣他就會自我反思,不斷地做的更好。
同樣地,如果生活中你的孩子因為貪玩,而耽誤了學習。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他,過去的他是多么的優秀,不僅老師喜歡他,所有都喜歡他。游戲確實比較好玩,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比學習更有趣,這都是正常的,自己也喜歡玩游戲。游戲玩的好可能增加樂趣,如果把學習也學好,那么樂趣就更多了,把學習當做一場游戲,想想看有這么人和你一起玩,肯定也很有有趣。這樣比一味否定他認可的游戲來的有效,因為這樣可能把學習變成他喜歡的游戲,那么,自然愿意花更多時間去玩好了。
最后,當你希望下級去做某件事時,比如你希望倉庫管理員打掃好衛生,比起直接告訴他去做,如果可以告訴他這件事的意義,比如做這件事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當有人來參觀時,看到倉庫這么整潔,自然就更認可我們公司,覺得我們公司靠譜,也就更愿意和我們合作了。而這一切都是你的功勞,因為你把倉庫管理的足夠好。雖然這樣說也是希望他做事,但比起單純地把任務分配下去,這樣說更容易激發他的使命感,覺得自己做的事是有實在意義的,而且意義重大,自然就愿意去做了。
同樣地,如果孩子不喜歡學習,你在鼓勵他學習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學習的意義。比如學習可能豐富自己的認知,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如果學習好,也會得到他人的表揚。因為他學習好,這個家庭就會得到他人的認可,覺得這個家庭的家教很好,父母很會教導孩子。這樣我們做父母的也會很有面子,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學習好的結果。盡量告訴他學習的實際意義,引起他的責任感,覺得自己可以為家庭出一份力,自然就更愿意花時間好好學習了。
當然,以上的方法可能并不是百試百靈,但我相信,如果你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去對待身邊的人,多給予他們鼓勵,贊美他們每一次微小的進步,相信你身邊的人,哪怕不能完全變成你理想中的那個人,但是一定可以變得更好。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感謝你的閱讀。
題圖攝影:Gerd Altmann
題圖授權基于:CCO協議
【日有所思】
在這里,具體和大家羅列下書中提到的九項原則,第一項規則:從贊美和真誠的欣賞著手。
第二項規則:間接提醒別人注意他的錯誤。第三項規則:在批評別人之前,先談你自己的錯誤。第四項規則:建議對方,而不是直接下命令。第五項規則:讓別人保住面子。第六項規則:稱贊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一次進步。要“誠于嘉許,寬于稱道”。第七項規則:給人一個好名聲,讓他為此而努力。第八項規則:多用鼓勵,使別人的錯誤更容易改正。第九項規則:使別人樂意做你所建議的事。
【驚喜一刻】
抱歉,你來晚了,前面的文章都丟到回收站了,只能去回收站找回咯,地址是:小蘇的簡書號——小蔥拌豆腐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