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一直都挺閑的,想著看看劇打發時間,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喜歡的劇。想想看,也只能把以前看過的劇找出來再看一遍,于是,就翻出了《士兵突擊》。記得第一次看這部劇,我才上初中,當時看得時候就感覺熱血沸騰,很喜歡里面的士兵訓練場景,覺得很帥!很酷!很激動人心!但是,這次看的感覺,卻和以前完全不一樣。
以前看得時候,前面幾集我都是快進看的,覺得前面的劇情拖拖拉拉的沒什么好看的,后面許三多通過艱苦訓練從一個菜鳥成長為一個兵王,那才好看呢,才激動人心呢。可是這一次,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恰恰是前幾集。電視劇一開頭,就是許三多小時候土慫的樣子,沒錯,“土慫”,我只能想到這個形容詞。許三多的父親許百順是一個標準的農民父親形象:沒什么文化,只會用棍子說話,對兒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子可以進部隊當兵,倒不是報效祖國,而是“當了兵,回來找個工作,公家這碗飯就算是吃上了”。在負責征兵家訪的史今班長表露出許三多不符合入伍條件的時候,許父急得不知道怎么辦好,一個勁兒的逼著許三多繞著山頭跑,在史班長面前背一些在我們看來有些莫名其妙的生硬的知識點,以此來表現自己。那場景有一絲滑稽,可是滑稽之后,就是悲哀!讓人心悸的悲哀!眼界決定一個人的格局。很顯然,一輩子待在一個村子里的許父不會明白,人生,除了當兵,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滿目黃色的土地和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以及閉塞的鄉村決定了許父性格里的執拗和粗暴,他不會理睬許三多想要繼續讀書的愿望,他也不會想到要和孩子交流心里的想法,他能做的,就是用棍子讓他的三個孩子怕他,奉行著他的那套法則。想想看,我們周圍的人,或者我們自己,不也一樣嗎?我們的成長環境造就了我們的眼界,我們的眼界又決定了我們的格局。不要覺得只有山村的人才會狹隘,才會目光短淺,我們身邊很多所謂的城市人,也有狹隘膚淺的一面,也有只會以自己為標準的時候,比如,身邊一些女孩子,一邊標榜自己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一邊卻心心念念的要嫁個有錢人,這樣矛盾的表現,是因為她們一方面接受了時代新文化的沖擊,但另外一方面她們的骨子里還是存留著“干得好不如嫁的好”的思想;還認識一個朋友A,因為她時刻標榜自己是個晚婚或不婚主義者,所以她覺得那些早早結婚的人就是可憐的,是鄙陋的,是沒有人生理想的,似乎結了婚的女人就是貶值的黃臉婆,這樣狹隘的觀點,其實在本質上和許父的粗暴專制是一樣的,A不相信那些早早結婚的人也許只是因為早早遇到了愛情,婚后的女人也可以繼續開拓自己的天地,許父則認為“上學是虛的,當兵才是實實在在的掙個前程”,二者都是堅定的奉行自己的觀點,對那些不同的觀點都是抱著嗤之以鼻的態度。想想我以前,有一段時間也總是堅持奉行自己的觀點,接受不了不同觀念的碰撞,那個時候的我,在一些人的眼里,估計也和我現在看A一樣,覺得簡直是狹隘可笑的緊吧……
來到部隊以后,許三多和同村來的成才說:“到了這兒以后,我好像明白了,有很多有意義的事兒,就想起以前你們總是合起伙兒來在墳地嚇唬我,欺負我,打我,現在想想,覺得挺沒意思的。”也許許三多在這之前,都不知道當兵的意義是什么,或許他就是為了不違背父親,可是從許三多說的這句話可以看出來,他已經開始感覺到當兵的意義了,這就決定了他不會在軍營里混日子,無論起點如何低。正像前面說到的,環境決定一個人的眼界,離開了家鄉那個“點支煙就能溜達完”的小山村,來到部隊這個新環境,許三多的眼界更加開闊了,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看的是什么?就是不一樣的人和事,就是不斷沖擊你的固有觀念……我很慶幸我現在可以和朋友一起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不是像幾年前一樣總是窩在家里看劇看書,只要有食物可以一個星期宅在家里不出門,旅行中的人和事,總會讓我產生很多新鮮的想法。
新兵訓練結束后,許三多因為成績差,被分到了三連五班,一個“多了也不多,少了也不少”的班,主要就是在草原上看守駐訓場。許三多沒來之前,這個班只有四個人,李夢,薛丁,胖子和班長老馬,他們的日常就是喝酒打牌睡覺,完全沒有一點當兵的樣子,他們自覺日子過得無比快活。可是許三多來了之后,仍然維持在著新兵連的習慣,一絲不茍的整理內務,出早操,訓練……這引起了五班人的不滿,其實他們沒有惡意,而且許三多也沒有妨礙到他們什么,甚至還會幫他們整理內務,也不會對他們吊兒郎當的作風表示不滿,可是他們就是看不慣許三多拼命認真的樣子,他們想辦法教許三多下棋,打牌,可是許三多不愿意,依舊堅持著做自己的事情,這讓五班人無比郁悶,其實他們自己也疑惑為什么這么介意許三多做這些,明明沒有妨礙到他們,還是李夢一語道破:“本來我們做這些事兒(抽煙,喝酒,打牌,睡覺)挺開心的,可自從他來了之后,就讓我們覺得這些事兒沒有意義了。”因為有一個每天都認認真真做事,充實過好每一天的人,所以他們無法再心安理得的混下去,可是要改變現狀,認認真真做每件事,過好每一天又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這個改變的過程又比較痛苦,所以只好把火發在那個“異類”身上……很簡單的道理,一群人聚在一起,很容易產生“排異”心理,就我個人目前的經歷來看,這樣的現象在大學校園里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一個寢室,大家都是吃吃喝喝煲煲劇,生活豐富多彩,只有你一個人早出晚歸泡圖書館,那么你的室友通常不會和你有很好的關系,他們會很希望你可以和他們一樣,而不是一個人努力奮斗,或許你并沒有妨礙到他們,但他們就是不喜歡你這個樣子,至于原因,前面李夢已經點破了。這樣說或許有些武斷,但卻很現實……
時隔數年,再看《士兵突擊》,沒有了一開始淺層的熱血沸騰,也不再興奮的盯著那些荷爾蒙爆表的帥氣兵哥哥,這一次感受到的,只是一次次直擊人心的震撼……